第74章 提油黃玉(第1/2 頁)
何仁此話一出,徐青傑就愣住了,倒是有這種可能。
不過傲嬌小子又犯病了,“你就這麼肯定?”
何仁小熊攤手,“不信你就買下來試試唄。”
“試試就試試。”
徐青傑走過去直接拿起筆,隨手寫了個二十萬的價格和自己的號碼,然後把信封扔進了翡翠毛料的盤子裡。
何仁還是覺得這種暗拍的方式不靠譜,萬一有人過來偷看信封怎麼辦?然後他就發現周圍起碼有七八個攝像頭,這才打消了顧慮。
徐青傑一點都不在乎,他過來拍了拍何仁的肩膀,“一會兒我們就找個地方解石,看看裡面到底有沒有綠。”
何仁都無語了,他還能說什麼呢?富二代就是富二代,二十萬買個答案……
不過他肯定不會拒絕,能解石,就一定可以賭石,他正好要去試試運氣。
幾乎沒什麼人關心這塊翡翠原石,所謂術業有專攻,不是專業人士或者賭上頭的那種人,不會買沒有把握的東西,錢多的沒處花的人除外。
何仁繼續圍著桌子轉悠,想看看有沒有適合出手的東西。轉了大半圈,還真沒發現。
一眼開門的東西也不是沒有,可惜就是不怎麼值錢。並不是所有古董都值錢,很多擺件、民窯的瓷器,晚清時期的老物件,可能還沒有新的貴呢,完全不值得出手。
就在這個時候,張諾突然小聲喊道,“何仁,你過來看看這個,好像是古玉。”
何仁幾個人走過去一看,發現是一枚扳指。
扳指存在的時間非常久遠,商朝就有了,中國第一位女性將軍婦好的墓中就曾經出土過一枚扳指。
扳指最早是當作一種射箭工具來使用的,戴在拇指上,正下方有一個槽,用來扣住弓弦,防止射箭時弓弦擦傷手指。
材料多是象骨或者玉製,造型也和我們常見的那種圓柱形的不同,而是梯形的,一邊高一邊低,更符合人體工學。
當然,圓柱形的也有,不過通常是作為裝飾所用,也不是有些人說的蒙古和滿族才用圓柱形扳指,早在戰國時期,便有圓柱形扳指出現。
後來清軍入關,扳指更多是以裝飾品出現,又分文武。武扳指比較厚,通常是素面的,有的還會保留弦槽。
文扳指就是純粹的工藝品,上面有刻花紋的,有刻詩句的,還有單純刻上各種“福”或者“壽”字。
八旗子弟有時候會做兩個一模一樣的文扳指送給朋友,表示關係好,也有送給妻子的,表示夫妻同心,有點鑽戒的意思。
張諾發現的這枚扳指就是文扳指,粗看之下應該是黃玉,晶瑩溫潤,包漿古樸。上面還有棕褐色的包漿,很像是元朝的扳指。
上下兩端沿刻回紋,中間刻的是瑞獸紋,線條非常流暢,刀法精絕,紋飾細密精美,應該是大師工。
東西肯定是到代的,只是何仁覺得奇怪,品相如此好的古玉扳指,賣個五六十萬也有可能,底價才五萬?還是暗拍?這不對吧?
開啟鑑寶眼一看,何仁懂了。
東西是沒問題的,但不是元朝的,而是乾隆年間仿的,上面的褐色包漿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用了一種造假手法,叫提油。
提油這種技法從宋朝到清朝都非常流行,具體操作大概就是透過一些熱加工的方法,給原本沒有顏色的玉料上色。
用烏木屑浸泡煨烤就使玉上出現黑褐色,也叫提黑;用紅木屑浸泡煨烤就叫提紅,和造假煨火有些像。
但是古人不是用這種方法造假,他們是覺得提油之後的玉更漂亮,也更接近古玉,比較好看,或者說是可以裝逼。
那時候大家都知道這種造假方式,想騙人也非常難。
煨火之前介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