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內閣的雛形(第1/2 頁)
牛馬在農閒時尚且能夠得到歇息,但身為一國之主的劉胥卻是無法再偷懶下去了。小朝會結束後的第二日清晨,當他來到御書房準備稍作處理一些政務之時,卻被眼前那堆積如山的奏摺給驚得目瞪口呆。
這兩年時間裡,由於他一直身處國外,需要由他親自閱覽批示的文書奏摺便如滾雪球般與日俱增,直至如今已經快要將整個御書房堆滿,甚至連個落腳之地都難以尋到了。所幸的是,秘書團在假期結束後已然迴歸崗位,然而經過數人一整天的忙碌之後,這些奏摺的數量卻並未見有絲毫減少。
面對如此困境,萬般無奈之下的劉胥只得讓眾人停下手上的工作先行休息一番。此刻的他,決定效仿明清時期的那些皇帝們偷一下懶,適當地減輕一下自身的工作量。
次日,劉胥傳召了當朝丞相賈許以及御史大夫程玉等人,這些身在京城之中的三公九卿大臣們齊聚一堂。而經過一整晚深思熟慮所產生出的想法,則令在場眾人皆是大為震驚。
劉胥先是說明新增三位副丞相,命名為使相,以左中右劃分。將御史大夫程玉調任至新設立的左使相職位之上,使其成為副丞相;同時又將原本御史大夫的品級降低至正二品,今後只需負責監察、審判以及刑罰等等原有的工作即可,不再作為丞相的候補人選。此外,劉胥又將太僕李如提拔為中使相,少府劉衡提拔為右使相。
由一名正職兩名副職三位丞相共同組成了內閣,他們不再負責具體事務,取而代之的是將原有的九卿中的少府、樞密院、太常以及新設立的各個部門統統納入到內閣之中進行統一管理。所有上報上來的奏章都要先經過內閣諸位大臣的處理,如果遇到重要的軍國大事,則需要附上相關意見後交給劉胥來做最後定奪,這被稱為“票擬”和“批紅”。
對於日常事務則採用投票表決的方式來做出決策,其中丞相擁有兩票表決權,而其他人則各有一票表決權,最終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確定結果。處理完畢的公文也會被送到御書房,以供劉胥隨時查閱。
至於少府則維持原狀不變,樞密院則被獨立出來,直接向劉胥負責,同時內閣也有權調取樞密院的資料以協助辦案。
樞密院被劃分為三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各自明確的職責:分別負責監察朝廷百官、監察地方州縣和監控國外動態。這些部門分別由左中右三使各自掌管,他們的提拔呼叫不經朝堂,全由劉胥任命。
丞相賈許心中忐忑難安,總覺得是因為自己獨攬大權時間過長,劉胥心生忌憚才要分他宰相之權,才會引來如此禍事。回到家中後,他竟然一病不起,病情十分嚴重。
劉胥得知此事後,立刻派遣大黃門黃錦前往丞相府探望,並附上一封親筆信。信中表明,劉胥並不想如漢武帝一般,讓歷任丞相都沒有好下場。他認為,適當分權才是君臣和諧共處、長治久安之道。此外,劉胥還賞賜了大量珍貴藥材,並指派宮中御醫親自為賈許診治。
賈許讀完信後,猶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悟。他明白,這是劉胥在提前給他敲響警鐘,提醒他只要謹慎行事,不犯錯誤,便可平安退位,甚至還能為子孫後代鋪就一條光明大道。於是,賈許的心病瞬間消散無蹤,身體也很快恢復健康。
康復後的賈許積極投身於建立內閣的各項規章制度之中。就在大宛五城百家回城的當天,數不清的裝滿文書資料的馬車一同湧入城中。由於車輛眾多,寬闊達百米的朱雀大街竟然被堵塞了整整一個時辰。由此可見,這些年來大宛五城在治理方面確實下足了功夫。
三日之後,在大學之中首次舉辦了治國理政大比,此次大比面向所有朝廷中的百官以及大學院裡的監官、博士和士子們開放,他們都擁有參與進來的資格。
劉胥精心設計了大比的流程,並將其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