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是復興軍新吸收的,剛剛完成三個月新兵訓練不久計程車兵。這次王書輝帶領的光復軍第九營和第十營計程車兵,是復興會吸收的淮北地區因為饑荒導致的災民,和一部分靈璧、黃埔地區因為黃河決口造成的災民。
因為兩個營計程車兵都是安徽人,所以在復興軍內部,他們也被私下裡稱為淮兵營。
王書輝是不會講安徽方言的。但是,因為淮北、靈璧和黃鋪都屬於皖北地區,講的都是中原官話。所以,雖然也有很多溝通障礙,但因為他們在淨化營和培訓營已經呆了半年,在新兵營也呆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這將近一年的學習和生活使用的都是普通話,這讓他們的普通話還都可以。至少王書輝能夠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
王書輝個人覺得,這批安徽兵,是他接收的難民裡最為吃苦耐勞的。其實你想想也應該能想的明白,1621年淮北地區鬧饑荒,1622年,饑荒還沒有結束呢,仍舊是淮北周邊的靈璧、黃鋪地區就遭遇了黃河決口。能在連續不斷的兩次根本無法抵抗的災難中生存下來的人,對於生命的看法會非常的真實。
所以,王書輝在給這批新兵上課的時候(每一批新兵第一個月的思政課、文化課和軍訓王書輝都要親自上),他發現這批新兵是他帶過的新兵裡,學習最刻苦,成績最優秀,訓練成果最好的一批。這就是他沒有帶其他的老兵,而是帶了這兩個剛剛結束新兵訓練沒多久的營的原因。
從王書輝聽到後隊的大炮陷在坑裡的訊息,到他騎馬趕到出事位置的時候,大炮已經被戰士們拖拽了出來。
王書輝看了看重新被套上炮車的兩匹騾子,情不自禁的撓了撓頭。在他的印象中,湖北地區並不能算非常南方的地帶。但是,本地區的牲畜還是非常的缺乏。作為軍用牲畜,為了保證行軍速度,復興軍總不能用牛來拉炮車吧。
他抬頭往隊伍的後面看了看,那些運送輜重的四輪馬車用的也是騾子。
早晨七點鐘從復興鎮出發,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王書輝才領著隊伍到達了江北工業區。
實際上,復興鎮和江北工業區是有直通的水泥馬路的。但是,王書輝出於鍛鍊隊伍長途行軍能力的考慮,他是帶領大家從一條繞遠的土路走過來的。
整個隊伍裡,除了士兵,騾馬和車輛之外,還有大約兩百條左右的狼狗。部隊剛剛已進入江北工業區,因為工廠裡的大量噪音,狼狗就開始叫喚起來。
王書輝發現了這一點之後,立即下令部隊在繞過工業區,直接向江北村碼頭前進。
江北碼頭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全水泥的碼頭了。位於長江北岸的江北碼頭,是建立在長江航道上一個水流相對平緩的港灣內的。整個碼頭,共有十條水泥結構,長度在一百米左右的渡頭。其中最先建成的三條棧道是水泥和石塊結構,後建成的七條棧道則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目前,整個江北碼頭可供二十艘大型船舶同時停靠。每個棧道上,都安裝有一個軌道式鋼製蒸汽動力的懸臂吊車。王書輝率領隊伍到達碼頭的時候,剛好趕上今天最後一批船隻離港。
現在,江北碼頭的工人,有三分之一是復興會生產建設兵團最新一批的生產兵。還有三分之一的碼頭工人,則是來自枝江縣周邊地區的農民工。他們可享受不到復興會向各基地村的村民提供的高產種子,以及各村的供銷社相對較高的糧食收購價。最後三分之一的碼頭工人,則是枝江商盟派駐江北碼頭的。
枝江商盟的商家都知道,復興會的生產建設兵主要是承擔江北工業區的裝卸任務。而農民工完全依靠體力,裝卸速度實在太慢。所以,他們只能組織流民,培養可以自己使用小型木質裝卸機械(復興會生產)的碼頭工人。
到達江北碼頭駐地後,兩個營計程車兵立即派出偵察兵偵查周邊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