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1/5 頁)
眾人跨上戰馬,李植和洪承疇並轡而行,往洪承疇的營帳走去。
一路上路過各軍營寨,各軍的傳令兵便快馬衝進營寨中大聲喊叫,把興國伯兵馬已經到達寧遠的訊息傳播出去。各營寨裡的各鎮士兵聽到這個訊息,都是士氣大振。
韃子此次大軍南下挑戰明軍,是準備和明軍決戰。明軍這些年哪裡曾和韃子決戰過?每一次都是見到韃子就跑,根本不敢戰,明軍士兵對這一戰的勝負十分擔憂。
但是既然興國伯來了,形勢就不一樣了。
李植在范家莊、青山口大敗清軍的故事,已經隨著說書人和戲班子的演繹傳遍了全國,天下誰人不知道興國伯?各鎮計程車兵都已經把李植當成了大明的中流砥柱。此時得知興國伯大軍到來,士兵們對這場大決戰勝負的忐忑之心,安定了不少。
那些營帳靠近營寨邊緣的明兵,紛紛擠到營寨邊,想看一看興國伯的兵馬是怎樣的。等他們看到李植軍中那大量裝備的火銃、大炮,不由得發出一片片讚歎聲。
李植讓薛三庫率領兵馬去紮營,自己則帶著三個團長進入中軍大帳,和其他將領一起商議殺奴大計。
進入大帳中,李植看到大帳裡中上首擺著兩把並列的大椅子,兩把椅子上面各鋪著一張熊皮。洪承疇進入帳中,指著其中一把椅子說道:“興國伯請上座。”
如今李植身為伯爵,位列勳貴之列,已經不是一般的總兵。洪承疇讓李植和自己並列而坐,這是把李植列於和自己分庭抗禮的地位。而其他的將領,議事時候只能站在大帳的兩側。
洪承疇是個做事老道的人,他久在軍旅是個老兵,思考問題的方法和一般的文官大不一樣。他知道李植不但是伯爵,而且手握強兵,地位不同。他上來就給李植不一樣的待遇,讓李植和自己平起平坐,十二分的禮遇。
他這樣禮遇李植,李植反而會和他客氣客氣,尊重他的指揮權。如果他讓李植和其他總兵一樣站著,李植不滿之下哪裡會聽從洪承疇的調遣?
李植心裡想了想,知道洪承疇的意思,也不客氣,哈哈一笑便坐到了右邊的熊皮大椅上。鄭開成等幾個團長,則站到了李植的身後。
洪承疇也坐了下去,一揮手,一張大地圖被四個親衛舉了出來,鋪在了兩把大椅前面的地上。地圖上畫著的,是寧錦防線南北東西的山川地理,城池要塞。
洪承疇一揮手,朝一個將領一指,說道:“吳三桂,你是本地的鎮守,對這裡的山川地理最是清楚。你來說說現在的情況!”
李植聽到吳三桂這個大名,心裡一震,暗道這便是史上的大漢奸啊。他抬頭一看,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將領走了出來。這個將領身穿白漆鱗甲,背披大紅披風,頭上戴著一頂鳳翅盔,精神抖擻。他生了一個高大的鼻子,眼睛裡精光閃閃。
吳三桂走到地圖前面,拱手說道:“末將得令。”(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五章 算盤
吳三桂指著地圖說道:“我們在寧遠,北面六十里是筆架崗,再往北五十里是塔山城。塔山北一百里是杏山城,杏山往北五十里是松山城,再往北五十里是錦州城。錦州在寧遠北面三百里。”
“我軍原有四萬援軍集結在寧遠,另有六萬人在塔山,二萬人在杏山,一萬人在松山。興國伯大軍到達後,我軍在寧遠有五萬五千人。”
“雖然我大軍兵多,但韃子猖獗,各地道路並不通暢。在塔山和寧遠之間的筆架崗,就有兩萬奴兵紮寨阻攔我大軍進路。雖然我們仍可以透過海路聯絡塔山,但陸路卻被韃子阻斷,大軍無法前進。”
“其他各城之間,也有大量的清軍遊騎,道路不通。如今我大軍守在各城中,雖無被圍之虞,卻難以集兵解救錦山之圍。”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