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5 頁)
開她了,而且,你還要在井上守著,別讓其他人來打擾。”
“放心,交給我吧。”潘天棒一拍肚皮,“我肚子裡有的是辦法。”
潘天棒走到張婆婆跟前,掏出一支筆,一個小本子,滿面笑容地對張婆婆說:“婆婆,我們寫書想收集些資料,能不能帶我去參觀一下你們現在住的房間,給我講講你住這裡四十年的故事呢?越詳細越好。”
張婆婆回答道:“好啊,我們家的故事,足夠你寫十本小說呢,只是家裡亂了一點。”說完就帶著潘天棒去她家參觀了。
巷口很窄,小敏在巷口一人站著,就擋住了外面的視線。張婆婆一走,小敏終於憋不住了,催問我找到這裡的理由,我一邊和老曾使勁移開井上的石板,一邊向老曾和小敏解釋我解謎的過程。
“人微言輕怎麼是一個謝字?”小敏問。
“謝字右邊,是身寸二字,只有一寸高的身體,人肯定很微小嘛;再加一個言字旁,就是謝字了。”我解釋給小敏,她恍然大悟。
“那你怎麼知道就是這裡?萬一有兩個出國回來姓謝的呢?”老曾也擔心。
“我堅信在這裡的原因,是因為謝修五的建築專業。第七號藏寶圖,路線很複雜,如果井裡能藏寶,一定有側洞與其他洞子連通。能在井裡發現地洞或打通地道的人可不多,學建築的肯定佔些優勢。我猜想,謝修五是小敏爺爺學建築的教師,如果是這一層師生關係,小敏的爺爺可能就有機會把黃金藏來這裡了。”
“反正已經來了,不下去看一下也可惜。”老曾安排小敏在上面守著井口:“如果被人發現我們下去了,就說我們在研究這口水井裡的歷史年代。”
取出登山繩一端,綁在旁邊的柱頭上,老曾讓我帶著手電纏著繩子第一個下去。
我以前從來沒有在井裡爬過,本來很擔心井壁溜滑,意外的是,這個井周圍的石頭很粗糙,有不少可以下腳的地方,雖然潮溼卻並不溜。井口不寬,剛好容得下我的身體,潘天棒要下來應該很困難。
只不過,從洞口越向下滑,洞身越闊,行動方便起來。
滑了不到十米,已經看見水面,側面赫然有一個洞,高度足夠站人,用頭燈照去,看不到盡頭。
我一腳跨進洞裡,輕扯繩子兩下給老曾提示,他接著就滑了下來。
失蹤的上清寺(五十二)
我在側洞接著老曾的腳,他靈巧地翻進洞來,簡直不象個六十歲的老人。他站穩後,拉了兩下通向井口的繩子,小敏就把裝著探洞工具的揹包慢慢地放了下來,我接過背上。
老曾拿出強光電筒,向洞裡照了照,也看不見底,然後對我說:“上面有點飄雨點了,搞不好會落大雨。我們要搞快點,萬一裡面有暗河,漲了水就不好辦。”說完,他就帶頭向前快步走去。
洞裡很泥濘,還好我和老曾今天穿的都是驢行外出的登山鞋,高幫而且防滑,才能迅速前進。
彎彎曲曲走了十多分鐘,前面出現了分路,一條路向左上行,一條路向右下行。兩個支洞都是天然形成的,很不規則,還好洞身比較寬大,有些低矮的地方,一彎腰就能過去。
老曾取出小敏給他的第7號圖來檢視了一會,然後在洞壁上卡住一張撲克牌作好記號,再向右下洞裡走去。
右下這條洞,土質逐漸變得鬆軟起來,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很深的泥濘,空氣中有股子溼潤的潮汽。
一路下坡,空間越走越高,洞身也越來越寬,四周有隆隆的聲音逐漸響起,感覺有風從面龐吹過,溼漉漉的。路也越來越不平坦,地面的土四處都是裂開的口子。
老曾警惕地說:“情況不太妙,去年重慶大旱,洞裡失水也很嚴重,一浸水就會塌方。如果那些聲音是暗河漲水,我們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