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1/5 頁)
,最派得上用場的不是銀子而是客套話。
“這位公子如此豪爽,真乃性情中人,錢某若是推辭,倒是顯得小氣了。”這姓錢的比我還爽快,一口便答應下來。
我們隨便找了家檔次高點的飯館吃了一餐,一頓午飯,賓主盡歡,席間錢家二人更是旁徵博引,妙語連珠,我則由心的連聲稱讚,談論間,我也瞭解了他們的大概情況。
錢加的伯父叫做錢減,都是河南南陽人氏,本是書香門弟,後來家道中落,小錢加從小幫人打雜幹活,卻沒有從此懈怠,仍是努力讀書練筆,錢減從小出門求學,得老師資助,解試榜上有名,但省試卻屢試不中,心灰意冷便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回家看到錢加小小年紀便才華出眾,便帶上他出門遊歷,一面授之以腦中所學,一面使之看盡天下風物,適才一段言論,便是教錢加如何應對考試策略,這一點完全是我猜測的。
現在華明朝的貢舉制度我大慨也知道一些,雖然我不常接觸過,但我知道這個貢舉繼承於前朝,並有所發展,考試有五科,分別為:進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前兩門為選官,後三門是挑選特殊人才,考試每年一次,不論家世,只要符合品行端正,身份清白等條件就可以了。
考試分解試,省試兩級,解試在各州府舉行,合格者到京城尚書省參加省試,再合格者由百官公薦,或是向考官自薦求取官職,兩級考試內容類似,進士考的是時務策,就是就事論事,明經則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史科等,則是考察經史子集上的知識。
會試合格者,即使不能為官,也必然被各個已經執政的皇兄收入門下,到地方上必定也會擔任要職,說不定將來便一飛沖天,成為新皇帝門前的紅人。
眼前這個錢減,不知何故省試屢屢碰壁,據剛才的對話瞭解,我想按他的水平理應榜上有名,不知是不是太過豪爽隨便,得罪了什麼人,被壓下去了,也好,既然被我碰上,就絕不能放過了這二錢,因為人才我就喜歡,值得挺力相助的我是不會吝嗇的。
所以念此,我不免故意問道:“不知錢大哥和錢小哥可否有意仕途?”
“我屢次參加貢舉不第,只嘆天下能人輩出,不敢再有入仕的非分之想,我這侄兒,聰明勤奮,他日成就必在我之上,我此番帶他遊歷天下,增長見聞,正是想他日後可以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看來這個錢減把希望全壓在了那個錢加身上。
其實他說不敢想是客套話,所以我露出招牌微笑,然後趕緊趁熱打鐵道:“不瞞兩位,我正是本朝五皇子殿下的……部下,此次來到蘇州,一則探望親人,二則奉殿下之命尋找有識之士,遇到錢大哥和錢小哥,我就知道此行必是不會空手而歸,若兩位不嫌棄我家殿下勢單力溥,可持此令牌到京城,我家殿下必會重用。”我有罪我謙虛了,勢單力溥只是敷衍,因為我現在處事低調,不信任的人我一般不會讓對方知道我的底細,現在知道的人都是我的親近手下,不過這兩人我有意收容,所以我大方的將進宮令牌給了那錢減
那錢減一聽,喜色於面:“莫非是宮中久傳的神童殿下?錢某早有耳聞,能為殿下效力,已是我家門大幸,如此,錢某便多謝了。”能把神童之名傳出宮外也是我意料中事,所以我並沒有驚訝之色,不過這傢伙他還真不客氣,的確有點豪爽過頭的感覺,不過臉上的喜色卻是掩蓋不住,我不太在意他的性格,名人高士多有怪脾氣,這個早已司空見慣了。
談妥後,我們又閒聊了一陣,我們才依依惜別,說好等他們再遊歷幾處,便到京城相會。
過了這事後,接連幾天,我每天做著基呼相同的事情,早晚探病,偶爾和家人聊天,平時則是在蘇州城內外到處遊蕩,只是沒再有好運氣,碰到像錢伯侄那樣的人才。蘇州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