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2/5 頁)
葉邑辰一張口就要了半壁江山去,小皇帝怎麼會同意?他只答應封葉邑辰為鎮南王,給他福建作為封地,允許他像是葉敏瑜那樣保有自己的軍隊。
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不斷討價還價,楊培實已七十多歲的高齡,往返於紫禁城和城外的大營。
大規模的攻擊已經停止,葉邑辰一方時不時地朝城上開一兩炮,就是為了增加威懾力。
在楊培實的斡旋下,兩方最終達成協議。
第一,對葉邑辰圍攻京師的行為既往不咎。第二,封葉邑辰為鎮南王,領福建、兩廣、雲南四省。葉邑辰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獨立的行政權,不受朝廷的節制,不過名義上仍歸朝廷統轄。第三,英國公世子的二十萬軍隊停止向京師靠近,即刻趕返邊關,迎戰突兀聯軍,以解除葉邑辰的危機。第四,準備一百艘運糧的漕船,將葉邑辰一家子連同士兵一塊兒沿著運河運往東南。
葉敏昭被迫無奈,只得答應葉邑辰的要求。不久聖旨即頒佈天下。
一百艘漕運的大船很快準備妥當,葉邑辰帶著雨瀾和一雙兒女上了漕船,京師之圍自解。
葉敏昭當然不甘心自己就這麼失敗,只是大楚如今四面漏風,多線開戰,他的兵力早已捉襟見肘。小皇帝只好給遠在福建的水師提督李銳寫密信,要他帶領龐大的水師艦隊,在浙江設伏,將葉邑辰和他的軍隊一網打盡。
建立強大的海軍還是葉邑辰的提議。不過最後控制了這支強大水師力量的,卻是葉邑辰的死對頭李銳將軍。因此小皇帝登上皇位之後,明知道李銳和自己沒有交情,卻沒有在歷次發動的大清洗之中把他除掉。
李銳接到小皇帝的密信之後,親自帶領數百艘戰船從福建的基地出發,來到浙江。令葉敏昭大跌眼鏡的是,李銳不但沒有和葉邑辰火拼,反而盡職盡責地護送葉邑辰沿從海路達到福建,並且配合葉邑辰的陸軍,消滅了奉了小皇帝之命,負隅頑抗的福建總兵,順利地幫葉邑辰在福建站穩了腳跟。
世人這才知道,李銳不但不是葉邑辰的死敵,反而是葉邑辰最鐵桿的心腹,也是葉邑辰留給自己留下的最後一條退路,因為李銳早已在葉邑辰的暗中支援下,攻佔了琉球,就算葉邑辰奪取皇位不成,最後他至少還可以帶領家小在琉球立足。
葉敏昭在皇宮中得到這個訊息後,氣得大口吐血。
怒火攻心之下,他不顧群臣的激烈反對,毅然決然地準備開闢第三條戰線,要趁著葉邑辰立足未穩的當兒,一舉消滅這個恨之入骨的大敵。
此時南北兩線的戰爭已經如火如荼,整個國家已經陷入戰爭的泥沼不可自拔,國庫已經極度空虛,為了供給前方將士的錢糧餉銀,京官已經有數月沒有下發俸銀了。如果再在福建開闢一個戰場,大楚非得被接連不斷的戰爭給拖垮不可。
關鍵時刻,還是太后出面。母子兩個在乾清宮一番深談,太后花了無數口舌,終於勸住了葉敏昭,葉敏昭答應對遠在東南的葉邑辰採取安撫的政策,先騰出手來解決突兀和蜀漢的問題。
楊培實在這次的談判過程中立功不小,葉敏昭也看出來他是一心為國,並無徇私。因此打算重新啟用楊培實,楊老太爺卻不願意再度入朝為官,而是僅以參贊軍政的方式,輔佐小皇帝。
在楊培實的幫助下,一道又一道的詔令從宮中飛向四面八方,葉敏昭聽從了楊培實的建議,將葉敏淳巡撫九邊,統帥一部兵馬,和英國公世子互為奧援。終於穩定了北方的戰事。
小皇帝對於葉敏淳這位堂哥,因為他和前太子葉敏舒走得很近,明知道他精明強幹,能力很強,卻一直不願意啟用,直到這個時候,才不得不用他。
另一方面,葉敏昭又破格拔擢了理財能力極強的河南汝陽人劉平仲為戶部尚書。劉平仲為人市儈,官聲並不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