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奪嫡爭龍氣,神遊三萬裡!(第1/2 頁)
隨著黑冰臺的四處出擊,整個“大秦輿論場”的風向迅速扭轉。 尤其是有關“公子贏君”和“宣德夫人”的流言蜚語,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下來。 代價就是黑冰臺的“詔獄”人滿為患,超過千人被捕,由此牽涉到的人數,更是多達數萬。 如此酷烈的行動,頓時將所有的蠢蠢欲動都震懾了下去。 當然啦,秦法雖然嚴苛,但也不會隨意殺人。 這些人大機率都不會死,最多也就是“傾家蕩產”,然後被流放、發配到北疆,與披甲人為奴。 不能說是劫後餘生吧,也能說是生不如死了。 不過這並不能嚇住穰侯魏無羨和諸位有心奪嫡的公子。 這種酷烈的行動,註定只是一陣風,絕不可能常態化。 否則人心惶惶之下,大秦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且被抓的大部分都是“投石問路”的棄子,也沒傷到他們的根本。 所以帝乙和陳貂寺緊接著又出了第二招:罷御史大夫,由陳貂寺接任。 這一招可太狠了! 黑冰臺+御史臺,這兩大機構聯手,誰踏馬不怕? 尤其是這兩個監察機構,都由陳貂寺這頭“帝之鷹犬”執掌,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尤其是諸公子,當時都被嚇尿了! 先前帝乙下令讓他們入御史臺觀政的時候,他們還耍了個滑頭,紛紛都拒絕了監察御史的位置,自請為治書御史,符節御史和檢校御史。 要知道,御史臺是一個龐大的機構,御史大夫更是號稱“副相”。 除了監察百官之外,還有治書、檢校、鹽鐵、督糧和符節、修史等職權,或是清貴、或是權重、或是膏腴。 尤其是各科部給事中和監察軍校的符節、檢校御史,以及執掌五城兵馬司的巡城御史,或是能干涉人事,或是可掌控軍權,都是一等一的肥缺。 殿中御史、禁防禦史等職位,更是常居禁軍當中,掌握著各大要害重地,甚至連帝庭宮門,都由御史與禁軍大將同時掌管,互相監督、制衡。 諸公子打的主意,就是不做得罪人的監察御史,反而趁機插手各大要害部門,大肆羅織黨羽、染指權力。 反正帝乙現在已經明擺著要打壓他們,不給他們任何上位的機會。 他們自然也不在乎帝乙的觀感如何,拼了命地要把權力攬在手裡,免得以後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是垂死掙扎也好,徒勞無功也罷,終歸不能坐以待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諸公子儼然已經跟帝乙走到了對立面。 他們想要成為一面面的旗幟,給予朝堂百官、州郡長吏跟帝乙爭權的“大義名分”。 因為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也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畢竟,帝居九重之高,也不可能一個人統治如此龐大的疆域。 帝主的意志想要貫徹落實,也必須要有朝堂百官和州郡長吏的配合,才能執行下去,深入大秦的每個角落。 看似乾綱獨斷的帝主,也不得不依賴龐大的官僚群體。 正常來說:任何官僚都不能,也無法對抗帝主的威權。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穰侯魏無羨拜相數十年,儼然已經有了跟帝乙分庭抗禮的影響力。 又有武安君公孫起為盟友,團結了大批軍將,以及大秦公族的勢力。 而且他還願意衝在前面,去直面帝乙的雷霆之怒。 其他的官僚自然也是樂見其成,跟在穰侯魏無羨的身邊搖旗吶喊、以壯聲勢。 而諸公子的“站隊”,則是給了他們最為重要的“大義名分”。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帝乙願意破釜沉舟,去打一場,甚至於無數場平叛戰爭,否則輕易也不敢、不能、不好動他們。 只要他們不公然起兵造反,始終堅持“爭國本”的話。 其實帝乙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因為當天下群臣都統一意見的時候,便會形成浩浩蕩蕩的大勢,就連帝乙也無可奈何。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明朝萬曆皇帝想“廢長立幼”,扶持“福王”為太子的時候,跟朝臣鬥了幾十年。 最終都沒能成功,甚至還整出了幾十年不上朝的鬧劇,也沒能讓天下群臣妥協。 雖然大秦並沒有“立長立嫡”的傳統,一直都是“立賢為君”。 但是放著十幾個成年公子不立,非要立一個剛滿月不久的小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