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惠帝紀(見解與大綱)(第1/2 頁)
《天下惠帝》
惠帝惠帝,原來如此!這位曾經被後世稱為"惠帝"的漢代皇帝,究竟有多"惠"呢?據史書記載,他上任後便大施惠政,不僅免除百姓的賦稅,還大赦天下,可謂是真正的愛民君主。但仔細一想,這難道不是"久仰大名,原來是位好好先生"的套路嗎?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位"惠帝"的神秘面紗。
原來,這位素有"惠帝"美譽的皇帝,在位時可謂是"惠字當道"。不僅他自己的名字裡就有"惠"字,連他下發的詔書、政策全都掛著"惠"字的光環。比如他下令免除百姓賦稅,就叫做"惠免"政策;再比如他大赦天下,就叫做"大惠"。連帶著連他身邊的謀士們都跟著沾沾自喜,爭相對他的政策進行"惠"字註腳。真是"惠"字當道,可謂是"惠帝"當真!
惠帝的"惠"與"惠"
看著皇帝的每一個決策裡都掛著"惠"字,誰能想到這位一向被譽為"惠帝"的君主,內心其實也飽受"惠"字之苦呢?據史料記載,當初登基時,惠帝就對左右的謀士們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無論他做出什麼決定,都要在政策名稱上加上"惠"字。當時的謀士們面面相覷,不敢違抗皇帝,只好乖乖照辦。於是,從此"惠"字遍佈了惠帝的每一個政策。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惠"字竟成了惠帝的心頭大患。每次開會時,謀士們都唯恐遺漏了一個"惠"字,生怕遭到惠帝的責罵。後來,連朝廷的文案工作都要重點檢查,生怕漏掉了一個"惠"字。連惠帝自己,也時常焦慮地檢查自己的詔書,深怕哪個地方少了一個"惠"字。可以說,這位一向被稱為"惠帝"的君主,最後竟成了"惠"字的俘虜。
究竟是當初的"惠"字策略害了他,還是他自己對"惠"字的執念太過深重,這已經成了歷史學家們爭論的話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位曾經被譽為"惠帝"的君主,最後竟然淪為了"惠"字的奴隸。這也許就是歷史的irony吧。
惠帝與他的"惠"友們
惠帝登基之後,最親厚的就是那些圍繞在他身邊的謀士們。這些人不僅對惠帝百依百順,更是無條件地支援著他的"惠"字戰略。每當惠帝下達什麼新的政策,這些謀士們就恨不得在政策名稱上再加幾個"惠"字,生怕漏掉了哪一個。
比如當惠帝下令免除百姓賦稅時,他的謀士就馬上建議將這一政策命名為"大惠免賦"。又比如惠帝大赦天下,謀士們立馬提議稱之為"大惠天下"。惠帝樂得其所,於是乾脆直接把這些謀士們稱為"惠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惠友"們也開始受到惠帝的"惠"字困擾。每次開會,他們都不敢大意,唯恐漏掉一個"惠"字而遭到惠帝的責罵。後來,乾脆每個人都帶著一個"惠"字字典,生怕哪個地方寫漏了。有的謀士甚至乾脆改名改字,加上一個"惠"字,生怕給惠帝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以說,這些原本親密無間的"惠友",到最後也淪為了惠帝"惠"字統治的犧牲品。他們既不敢違抗惠帝的意思,又不敢有任何差池,只能乖乖地被這個"惠"字所束縛。看來,對於這位"惠帝"來說,連最親密的謀士們,也難逃"惠"字的魔咒。
惠帝的惠字典:從"惠"到"煩"
對於惠帝來說,最頭痛的大概就是那個"惠"字了。從登基開始,他就對左右的謀士們提出了一個荒謬的要求:無論他做出什麼決定,都必須在政策名稱上加上"惠"字。
開始的時候,這些謀士們還樂此不疲地在各種政策上加"惠"字。比如免除百姓賦稅就叫"惠免"、大赦天下就叫"大惠"。可是時間一長,這個"惠"字就成了他們的心頭大患。每次開會的時候,大家都戰戰兢兢,生怕漏掉了哪個"惠"字,惹得惠帝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