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2/3 頁)
古工作的努力,終於以活生生的材料推翻了安特生等人對彩陶-龍山-齊家文化等等誰先誰後的文化分期,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中華民族的文明既不是西來,也不是東來,它就起源和來自這個具有無窮創造力和光榮歷史的偉大民族本身。在清華任教的梁啟超給梁思永信中提到的&ldo;這幾年來(民國九年以後)瑞典人安特生在甘肅、奉天發掘的這類花紋的陶器,力倡中國文化西來之說,自經這回的發掘,他們想翻這個案&rdo;,即指此事。
4梁思永是梁啟超第二夫人王桂荃的長子,是梁任公的次子,比梁思成小四歲。思永與福曼只是名義上的姑表親,沒有姻親血緣關係。梁啟超的夫人李惠仙是貴州人,生有思順、思成(男)、思莊等一男二女;王桂荃,四川人,生有思永(男)、思忠(男)、思達(男)、思懿、思寧、思禮(男)等四男二女。
5騮先,朱家驊表字。詠霓為翁文灝。企孫,指葉企孫,葉氏原為清華大學特種研究事業委員會主任,時接替傅斯年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毅侯,指王毅侯,時為中央研究院會計處主任。
6此信是李濟1979年去世十幾年後的1992年,其獨子李光謨赴臺北,從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李濟遺存大批信件、遺稿、日記和筆記中翻撿出來帶回北京後整理發表的。李光謨在信末註:&ldo;據信稿。缺簽名及日期,但稿紙右上方有發信人用鉛筆所注十二月四日發出字樣;從內容看,寄信年份應為1956年。&rdo;
7據杜正勝說,《侯家莊》報告系列的第一本,可能是規劃整理梁思永遺稿的第一至四章,第五章大墓總述只有一頁文稿,故第1001號大墓的報告序列自第二本編起;第一本沒有整理,唯原稿具在,問題也比較單純;後一部分與高去尋的遺稿一併整理付梓。
北大校園與毛澤東結緣(1)
北大校園與毛澤東結緣
抗戰爆發後,中央研究院所屬各研究所,由南京遷長沙、昆明,最後轉入李莊者,除了傅斯年率領的史語所,便是陶孟和為首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只是這個所無論是整體的學術研究事業,還是世俗中的處世能力,遠沒有史語所風光與從容。這一切,不能不說與所長陶孟和個人的性格與處世哲學有很大關聯。
在中央研究院擔任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時的陶孟和陶孟和,原名陶履恭,字孟和,以字行世。1887年出生於天津一個讀書人家庭。清末,天津教育家嚴修創辦以新學為主的家塾,聘陶仲明擔任塾師,陶孟和隨父就讀。1901年,陶仲明因病早故,其位由張伯苓繼之。1904年,嚴氏家塾改為敬業學堂,陶孟和仍在此就讀。後來學堂遷入南開地區,改稱南開學校,張伯苓任校長,陶孟和任該校助教。在南開第一屆師範班畢業生中,有後來大名鼎鼎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隨後又產生了周恩來等一批人傑。
陶孟和在南開學校任教時間不長,便以官費生資格赴日本留學,進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攻讀教育學專業,兩年後因事回國。留日期間,編譯出版了兩卷本《中外地理大全》。1909年,陶孟和赴英國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社會學和經濟學,191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歸國。留學期間,受韋伯夫婦的影響極大,其時韋伯(sidneywebb)與蕭伯納(gbshaw)等人共同創立費邊社(fabianciety),在英國從事社會改良主義運動,而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就是費邊社成員所創立。陶孟和在費邊社人員影響下,撰寫了《中國鄉村與城鎮生活》一書,於1915年在倫敦出版。該著成為中國社會學開山之作,此時陶孟和28歲。許多年後,著名社會學家巫寶三說,陶氏這本書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貢獻:一是認為家族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層單位和核心;二是最早使用比較研究的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