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杜位說留跡(2)(第1/4 頁)
一天,惠能在山下幫村民幹完農活返回上愛嶺。在龜咀巖不遠處見有一位和尚昏倒在山路邊,奄奄一息。
惠能連忙奔跑過去,替這和尚把過脈,知他是又餓又病,環顧四周,採摘了一些山草藥,揉爛,塞到那和尚嘴巴里,替他灌了幾口水,又給他按揉人中及其他的經脈,沒有多久,那和尚悠悠醒來,睜開眼睛,見到惠能慈善的面孔,感激地向他點了點頭表示感謝。
惠能行過禮後,道:“請問大師,你是何方遊僧?”
和尚聲音仍然柔弱,答道:“貧僧名喚曇璀。”
惠能:“你跟哪一位師父學佛?”
曇璀回答:“我是法融大師的徒弟。”
惠能在湖北東禪寺時曾聽過一些老和尚講歷代師祖的軼事,想到了什麼,問:“是不是四祖道信特許在他法脈下自立門戶的‘牛頭宗’法融大師?”
四祖道信,在禪學思想史上是個承前啟後的人物,其禪學思想內涵豐富,實踐方法可行。其創立的應有的次第和入手的方便,這漸修禪法對五祖弘忍等後人的思想有直接影響。而法融的牛頭宗充滿了頓悟思想,後人評價他所著的《心銘》不下於三祖僧璨的《信心銘》。
這山野之人對佛門之事竟然瞭如指掌,曇璀覺得奇怪:“啊,你是個俗人,對佛門的事怎麼如此知曉?”
“這……”惠能支吾了一會道,“我篤信佛學禪宗,故此也略有知聞。”
曇璀探詢而問:“你信的是哪一派系的禪法?”
惠能見他長相和藹,直言而答:“頓修。”
曇璀大喜過望:“原來是同道中人。”
惠能:“不知你對此有何高見?”
曇璀開啟了話匣子:
三祖僧璨大師在其所著的《信心銘》中提出“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是最早建立的頓悟禪法的實踐綱要,而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與此都是一脈相承的。只可惜五祖的傳燈人六祖惠能南逃之後,如泥牛入海,杳無蹤跡。
曇璀越講吓去,聲音越弱,顯得有氣無力。
惠能見曇璀太餓了,便拿出自己的乾糧給他吃,再問道:“你怎麼會來到懷嶺這深山大林呢?”
曇璀吃過乾糧,頓顯精神多了,在猶豫了片刻後,見惠能慈眉善目,才直言而答:“我在皖浙交界的山中弘揚佛法時,被官府通緝。”
惠能大惑不解:“弘揚佛法也會被官府通緝?”
曇璀嘆了口氣:“有惡人誣陷,說我與當地陳碩真的起義軍有勾結。我如今是百口莫辯,唯有急遁遠引,躲避為上。”
“原來也是避禍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並且都是佛門中人卻遭到了他人追殺。為了慎重起見,惠能並沒有向曇璀表明自己的真正身份,只是問道,“你現在打算到哪裡去?”
曇璀一臉的虔誠:“來到這裡,我什麼地方都不想再去了。”
惠能:“為什麼?”
曇璀站了起來,指著山下:“你看!”
曇璀這一動作,惠能已經有所領悟,道:“你是指這裡的山山水水不同尋常。”
“唔,”曇璀點了點頭,反問道,“難道你也有類此的感受?”
惠能一本正經地指點著:“看,上愛嶺下的圓形坡地如高僧墊膝之蒲團,水塘基圍上的圓形大小石頭,排列有序,又像僧人手中的串串佛珠。那邊的土崗形狀扁中帶圓,形似寺院中唸經時所敲的木魚。”
曇璀臉露喜色:“呵,你講的話句句都與佛門有關,有如我佛門中人一樣。還有一點,好像……”
惠能未待曇璀把話講完,又接上了話頭:“不遠處的小崗狀似八卦,也酷似一本半開半閉的經書。遠處的屹立有序的山峰叫做花石十三峰,你看它煙霧繚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