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由頭(第1/2 頁)
瘦小男人聞言,拍馬笑道:“這不過是權宜之計,以大人的天資就算是拜相封侯那也使得。”
鄭主簿聞言哼笑了聲,“一段時間沒見,你這嘴皮功夫倒是利索了,東西呢?”
“都在這呢!”
那人說著,轉身從被褥下尋出一個沉水木匣子,搬到桌上小心翼翼開啟,“您放心,這些東西一直放在暗室裡,不是您通訊,我都不曾進去過,今兒等人下了值才拿出來的,沒有旁人瞧見。”
“做的不錯。”鄭主簿抬手翻動了下。
趙玉定睛往那匣子裡看了眼,匣子裡放著幾本藍皮書,看著像是賬本,一側還還擱著一小摞的書信,恐怕是自己要尋的東西。
男人在一旁瞧著對方小心清點東西,又開口道:“大人,這暗室除了上一任知縣知曉,就只有大人和我知道,既然藏了這麼久都沒事,大人又何必冒險取了出來······”
鄭主簿側目凝了他一眼,目露不虞,“不該問的別問,只管當好你的差,今日的事只能你我知曉,不然······”
“大人放心,小的一句都不會多說。”男人連忙伏地磕頭,“小人的命是大人給的,絕不會做哪忘恩負義之人。”
見對方如此,鄭主簿麵皮這才鬆了鬆,“起來罷。”隨後從袖裡摸出一錠金子,“聽說你娘近來身子不好,這些你拿著使去,小心當差。”
“是,小的謝大人賞。”男人雙手接過金子,又磕了半天頭。
鄭主簿點了點頭,將匣子藏進懷裡出了門,往三堂處去了。
主簿這樣的官員在衙門是單獨有個院子居住,鄭主簿也一樣,攜一家老小居住此處,因衙門不許隨意開門,凡有來往也要走前門,白日裡自然扎眼,這才選到這大半夜人睡熟的時間。
本來各處到了夜裡都是落鎖封門的,今兒個是中秋,知縣發了話各處廊道院子不讓落鎖,若是怕不安全,便留個婆子或是小廝守著便罷了
正屋是鄭主簿兩口子,耳房單獨劈了間用作書房,他攜著那東西進了書房,點了燈四下檢查匣子裡的東西,一番查點,見不缺封少頁的,這才放了心。
折身到百寶閣上的青瓷花瓶轉了半圈,掀開璧上的一的垂釣圖,赫然有個二尺寬深的方洞,將匣子小心放進去,又轉了瓶子,從上而下出現道隔牆,上頭的紋理與原本的青磚強嚴絲合縫,單是肉眼瞧根本看不出有個暗格。
做完這些似乎還是不太放心,在屋裡兜轉兩圈折回桌前提筆,直到天色略亮這才折回屋裡睡下。
趙玉伏在屋脊上等隔間消了動靜,立馬旋身下簷,好在正房未落鎖,抬著門便竄了進去,熟門熟路將匣子取了出來。
剛要出門去,便被桌上那封了火漆的信封吸引住了······
宋南絮醒來的時候,天才矇矇亮。
院裡的驢棚內空空的,雖然不意外,但心頭還是不免緊了緊,眺了眼山邊鍍金似的邊緣,抿唇進了灶房。
桌上倒扣的竹篾下幾個小巧的月餅紋絲未動。
宋南絮從翁罐裡抓了把米,又摻各色的豆子熬個八寶甜粥。
昨晚上幾乎一夜沒閤眼,除了擔心趙玉,還有一件緊要的事,就是趙玉要離開這,需要尋個合適的理由,不讓人懷疑的。
先前編的是他父母被山匪殺害了,流落到此,若是說尋親難免有些牽強,剛好前不久聽劉老爹說提起,京都那邊有安南使臣進貢一批稻穀,說是能一年多季,且耐旱,產量高,如今聖上有意建州、江淮兩地試種。
藉著這個由頭,讓趙玉去建州,只說是為了尋些門路,弄些田種回來,自己搗鼓田地村裡人也有目共睹,這樣也不會有所懷疑。
且這兩地常有商人來往,所以路引上也不如去京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