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白起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邯鄲,這是因為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兵馬,使趙國無數百姓失去親人,一旦白起再次進攻,趙國必定團結一致,奮勇抵抗,拼死抵擋。兔死狐悲,唇亡齒寒,還有其他諸侯相助趙國。
這從白起被賜死時,白起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知道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在下私以為其中賭氣者有,覺得打不嬴應該佔的比例更大一點,而後者也直接導致了秦昭王和白起的徹底決裂,最終賜死。)
趙國不能守下去是因為相持戰對趙國不利,在下以為這點是正確的,兩國實力對比已在上文中提過。趙國之所以強,是強在軍事。長期對持,就算上黨離邯鄲近又怎樣,糧食還是得消耗那麼多糧食,軍械還是得消耗那麼多軍械。而秦有韓國野王之地,有魏國河東之地,早已經開始屯田出糧。在對持的第三年,趙國增兵到近50萬,國內糧食空虛,藺相如說齊國予糧,齊不予(遠交近攻效果的體現)。虞卿出使魏韓,魏韓卻罷免了信陵君和馮亭。軍隊騎牆觀望。糧車屯而不發。這些都是為何?非藺相如虞卿無能,外交戰是國力的比拼。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秦國私下裡重金賄賂了各國多少權臣,許諾只要各國按兵不動就給他們多少好處,這些我們從正史上無從得知,但觀諸國前前後後判若兩人的表現,大體也能看出一二了。相持三年,秦趙兩強都有所削弱,但是趙國已經是傷筋動骨,秦國卻只是皮肉之痛。孝成王幾次催促廉頗出戰,廉頗卻是老軍人的硬脾氣,一切都從戰場形勢來分析,出戰無利,故爾不戰。
然而從戰略形勢上來看,對持戰卻已經是順著秦國的脈絡在往下走了。常有人說趙國是中了反間計,然而當時的趙國能臣有平原君趙勝,藺相如,虞卿,田單,客卿樂毅,孝成王本人也不是無能之輩。民間流言或許起了點作用,但起了多大的作用在下以為值得商榷,孝成王一個年輕君王,臨陣換將的大事必定與諸臣商議過,藺相如覺得不妥,而趙勝,虞卿,田單皆無異議。藺相如器重廉頗,覺得軍事上趙國只有廉頗,其於私於公提出異議有不少應該是出於主觀因素。臨陣換將,顯然是情勢所逼,趙國君臣都認為不能再拖下去了,將必須換,所以在下以為流言起了些許推波助瀾的作用,卻絕非根本原因所在。
(2)樂毅,我一直認為如果以他為將,他和白起之戰將很有看頭。這將是戰國後期兩個最頂尖的將軍的碰撞。可惜樂毅也許是出於要安享晚年的心態,也許是當真身體有病,反正是稱病不出了,他稱病不出卻推薦了他的兩個兒子。此二子雖非大才,卻也是中才,在後來的邯鄲保衛戰中能看出來,然而在當時,樂毅是從燕國遠來的客卿,二子在趙國軍中沒有絲毫威望,他們顯然是不夠資格領趙國的上將軍印的。(樂毅傳;樂毅出世時,戰國兩強鼎立,東方以齊國傲視群雄,西方以秦國為最強,樂毅率全國之兵會同趙、楚、韓、魏四國之軍興師伐齊。樂毅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3城仍頑強抵抗,久攻不下。
(3)李牧,又是一個少年英才,真個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牧是戰國末期最強大的戰神,屢次大破秦軍,就連秦始皇手下第一大將-四大戰神之一的王翦也拿李牧無可奈何,兩軍對持,王翦連連失利,最後不得不施展離間計,趙王聽信謠言,賜死李牧,三個月後,趙國被滅!悲哉壯哉!李牧將軍千古!
李牧的戰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他主要表現為謀定後動,避其鋒芒,後發制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