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1/4 頁)
產,也就是說,在這一段空檔期內,伊拉克的石油生產完全被聯軍掌握,而這個聯軍,其實也只有英國和美國而已,澳大利亞那幾千個大兵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
戰爭結束後就是扯皮,經過長達幾個月的扯皮,蘇振一方得到了魯邁拉、祖拜爾兩個位於伊拉克南部和東南的的大型油田,一個小型的哈法亞油田,也就是說伊拉克東南部的油田被蘇氏石油全部掌控,而蘇氏石油付出的不過是區區一億美元的資金和伊拉克南部大約五萬多美軍的一部分駐守費用,沒錯,連油田的保衛工作都省了。只不過每年付出差不多五億左右的費用,就有美國大兵幫忙看家,這筆費用是直接付給軍方的,根本就不經過政府,所以以後就算有人想要查,也根本無從查起,軍隊可不是隨便什麼人想查就查的,全世界哪個國家都一樣。
而相對於從油田中獲得利益,這些費用簡直太便宜了,魯邁拉和祖拜爾都是日產百萬桶的大型油田。在加上小型的哈法亞油田,在當前的裝置情況下,全力開採的話五年至少可以開採出將近20億桶石油。而蘇氏石油付出的總成本根本就不會超過20億美元,也就是說每桶油的成本才一美元,而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已經超過了35美元,並且一直在上揚,也就是說,即使不算其日後的增長幅度,也將會帶來超過六百億美元的利潤。更何況蘇振可是清楚的記得自己重生前原油的價格可是超過了一百美元來著,怎麼看其中的利潤也不會低於一千億美元。
當蘇振第一次知道這個結果的時候,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什麼叫暴利。這tm才叫暴利,戰爭tm果然是最賺錢的生意。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說可不僅僅是花費。同時還有收益,以蘇振在公司中10%的股份,最終收益穩穩超過百億。
當然了。石油這個東西是個長期性的投資,不是說一性就能拿到這麼多錢,基本上每年能有個七八億的收益就不錯了。
而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美孚石油集團為首的和梅隆家族的海灣石油集團以及摩根家族的大陸石油公司的合作集團這次顯然沒有意料到本應該是自己囊中物的會被突然冒出來的一家石油公司給拔去了大頭,在調查了公司的背景之後,就很明智的選擇了沉默,雖然如今的聯邦政府是共和黨當政,但是在參議院方面,卻是民主黨佔據了絕對的上風,而且以花旗為首的杜邦+克里夫蘭財團的聯合,也讓梅隆、洛克菲勒和摩根這三大家族頗為忌憚。
而且因為三大家族也吃進了基爾庫克和西古爾奈兩個大型油田,獲利也不少,所以並不值得和蘇振這邊再去爭什麼,同時蘇振很明顯的發現,三大家族在美國對其它財團的入侵速度開始放緩了,這次三家財團的聯合行動已經足夠讓幾個老牌家族警惕了。
而作為這次戰爭的英國方面,也得到了剩下的兩個中型油田,至此,伊拉克境內所有的油田,都被瓜分完畢,今後五年中伊拉克所生產的石油中的大部分則將化為兩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和財團們口袋裡綠油油的美金。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極為隱秘的情況下達成的協議,除了美英高層外,知道些內幕的很少,畢竟一旦洩漏出去,絕對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的。
蘇振之沒有回美國,就是等過幾天石油公司的幾個高層以及卡里克和克里夫蘭財團的代表,伊頓家族的小子過來,然後一起從位於德國的拉姆斯泰因的美軍空軍基地乘坐軍用運輸機一同前往伊拉克兜一圈,美國在歐洲有不少的軍事基地,所以從歐洲向中東方面支援顯然要比走太平洋方便的多,所以美國派往中東的軍隊和物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德國的這個美國駐歐洲的空軍總指揮部轉運的。
想到要去伊拉克這個戰火紛飛的地方,蘇振心中還是有寫踹踹的,畢竟在他的映像裡,那兒和阿富汗一樣,可到處是人肉炸彈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