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頁)
文天祥自始至終觀察著這場崖山決戰,起初,他多麼希望張世傑能打一場扭轉乾坤的戰鬥,事態卻按照他預見的最壞的結局發展,使他痛心疾首,無以復加。他在《集杜詩·南海》序中說:“崖山之敗,親所目擊,痛苦酷罰,無以勝堪,時日夕謀蹈海,而防範不可出矣!”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坐北舟中,向南慟哭”。
三月中旬,文天祥被押解到廣州,他正等待著元朝中央政府給他處死的命令,沒有想到張弘範對他更加優待。在慶宴會上,張弘範向文天祥敬酒說:“宋朝已亡,忠孝之事盡矣。文丞相如能改心易慮,以事大宋的忠心事大元,大元賢相,非丞相而誰?”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張弘範勸降失敗,向忽必烈上了奏章。忽必烈命令把文天祥押來大都。
至元十六年(1279年)四月二十二日,文天祥離開廣州,被押送大都。一同被押北上的還有鄧光薦,他們一路上論詩談史,雖然身為囚徒,並不垂頭喪氣,還想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十月初一日晚上,到達大都。
起初,元朝政府把文天祥安置在會同館裡,這裡是接待投降官員的。管理人員以美酒佳餚款待,視為上賓,接著,勸降的人接踵而來,而第一個來勸降的就是留夢炎,此人與文天祥都是南宋狀元,官至丞相。他在臨安危急時棄官逃走,降元后,任元朝禮部尚書。文天祥見到留夢炎疾惡如仇便厲聲斥罵,留夢炎只得窘然退下。隨後是瀛國公趙顯,即德祐皇帝,他已被元朝削去帝號,封瀛國公。只有九歲的趙顯當然不懂得如何勸文天祥投降,元朝統治者是想利用君臣關係來制服文天祥。文天祥見到趙顯,跪下痛哭流涕,連聲說:“聖駕請回!”趙顯只好泱泱而去。
元朝權傾朝野的平章政事阿合馬親自來勸降,阿合馬高踞堂上,要文天祥下跪。文天祥昂首挺立,義正詞嚴地說:“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怎麼能跪?”阿合馬見文天樣威武不屈,便譏諷地說:“那你怎麼會來到這裡呢?”文天祥正言厲色答說:“南朝如果早用我做宰相,北人就到不了南方,南人也不會來北方了。”阿合馬無言以對,色厲內在地環顧左右說:“這個人生死由我……”文天祥立即打斷他的話,高叫:“亡國之人,要殺便殺,說什麼由不由你!”阿合馬毫無辦法,元政府只好把文天祥押到兵馬司衙門囚禁起來。
元政府一些官員想利用文天祥的聲望來鞏固對南方的統治,又有人提出繼續勸降,另一些則反對,認為文天祥不死,是留下一個後患。元朝最高統治者還沒有下最後的決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和大臣議事中問道:“南方、北方宰相誰是賢能?”群臣奏稱:“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忽必烈下諭,將給文天祥*顯位,又下令兵馬司優待文天祥,給上等伙食,文天祥拒絕元朝政府給他的優待。
這時北方傳說中山府(今河北保定)有人聚眾數千人,準備打進大都,劫走文丞相。朝廷立即下令戒備,對於文天祥的處置,也到了最後決定的時刻了。十二月初八日,元世祖忽必烈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來到皇宮大殿上,長揖不跪,侍衛官強行他下跪,他仍昂首挺立。忽必烈對文天祥說:“你在這裡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慮,以臣事宋朝的忠心事我,當令你在中書省有一坐處(意即當宰相)。”
文天祥堅定地回答:“天祥是大宋狀元宰相,宋朝滅亡,只求速死,不當久生。”“不願當宰相就當樞密。”忽必烈命人傳話。“不能當!”文天祥毫不含糊地回答。“你願意怎麼祥?”“但求一死足矣!”忽必烈無可奈何,只得命人把他帶回兵馬司監獄。十二月初九日,這是文天祥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元朝政府派來監斬官,率領士兵和樂隊到兵馬司監獄來,頓時金鼓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