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5 頁)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魏瑪共和國從此“不明不白”地傾覆了。德國從此進入“第三帝國”統治的黑暗時代。這一年,是德國統一的第62年。
希特勒之所以能迅速登場,一方面,在於他成功地把德國的法西斯運動發展成一種群眾性的運動,使納粹黨在1929年開始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崛起成為德國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是由於納粹黨得到了包括右翼保守政黨、陸軍軍部、官吏和一些大小地主、大工業家在內的權勢階層的青睞、縱容和扶持。
1934年8月,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宣佈取消總統稱號,自任元首兼總理,法西斯分子在德國上臺。
1935年3月,德國重整軍備。1938年,希特勒將奧地利併入德國。稍後,希特勒又出兵佔領捷克的蘇臺德地區。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希特勒“閃電戰”的打擊下,波蘭全線潰敗,幾周後淪陷。
法、英、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協約國”的主要核心。因而德國的侵略矛頭直指這三個國家,以報一戰失敗之恥。
1940年5月12日,德軍在佔領丹麥和挪威後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同時,突然出兵阿登山脈,佔領法國要塞欠當。6月20日,法國欠當政府宣佈投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章:六十年的迴環(7)
1940年8月5日,擊敗法國後,德軍開始對英國實施空中打擊。德軍先是對英國空軍進行打擊,之後對英國倫敦和英國主要工業基地進行轟炸。雖然到1941年5月,征服英國的計劃落空,但到1941年夏,德國已佔領歐洲14個國家,控制了這些國家的大量人力、物力。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集結190個師、近5000架飛機、約550萬人對蘇聯發動“閃電戰”,蘇聯近百萬軍隊和1200架飛機幾天內就被德軍吃得一乾二淨。
1941年9月30日,德軍進攻莫斯科。10月20日,德軍已推進到莫斯科郊外65公里外,但德軍在寒冷的俄羅斯平原上卻進攻受挫,閃擊莫斯科的計劃失敗。此時,儘管離希特勒滅亡還有三年半多的時間,但德軍失敗的訊號燈已燃起。
這一年,是德國統一的第70年。
法國
1870年,在巴黎革命的聲浪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誕生。此前,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剛剛遭遇失敗。
1930年,法蘭西共和國迎來了自己的開國60年。但此時法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成為戰勝國,但這個勝利代價卻極其沉重:150萬法軍士兵在戰爭中陣亡,法國的人口狀況急驟惡化;法郎因戰爭的巨大消耗和戰後的重建而變得疲軟;德國雖受到重創,但它卻沒有傷到不能再對法國構成威脅的地步,而且發誓報仇雪恥;昔日的盟友俄國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英國遵照一貫的方針,玩弄平衡遊戲,它似乎更擔心法國獨霸歐洲而不是德國有可能東山再起;法國因戰爭的消耗和傷亡累得精疲力竭,退伍軍人協會喊出了“絕不再戰”的口號(這也是為什麼法國在希特勒的閃電戰的打擊下只堅持了一個多月的原因之一)。
1933年,隨著希特勒的登場,法國的國際地位開始下降。這一年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第63年。
1936年,德國重新佔領萊茵地區,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法國由此從“逞強”轉向“示弱”。
1939年9月,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雖向德國宣戰卻一再示弱,坐視波蘭滅亡。
1940年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6月20日,法國欠當政府投降。7月,維希法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