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5 頁)
,境界,這東西很多人都知道,但具體怎麼樣呢?
對於一般人來說,境界這玩意就是個玄之又玄,不明覺厲的東西。
瞭解的多些的,大概也就知道境界是真景物、真感情的交融,可分為寫實和理想兩派,也可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當然,在場眾人都不是一般人,也都不是那些只是稍微瞭解過的人,他們對於詞的境界是進行過深入研究的。
或許他們中有不少人在境界方面的理解和葉予說的有些類似,但說實話,能看得跟葉予這麼清晰透徹的,少之又少。
而對於詞的境界,能看得清晰透徹,並將其表達出來,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這個才18歲的傢伙,對詩詞研究得這麼深入嗎?
原本,眾人以為葉予講到這裡算是講完了,因為即便如此,也已經完全足夠了,誰也沒法說什麼。
豈料,葉予絲毫沒有回座位的意思,反而繼續開口道:“講完了詞的境界,我再來講講怎麼寫好詞。”
聽到這句話,原本心裡很是沮喪的謝一初頓時精神一振——到底才18歲啊,不懂急流勇退。
一談下去就收不住嘴,不懂得見好就收,這就是你們這種小屁孩的通病!
你對詞的境界有理解,難道就真以為自己知道怎麼寫好境界了?
這可是更高的層次!
然而,他的這種想法維持了沒幾秒鐘就煙消雲散了,因為葉予毫不停頓地講了下去:
“對於宇宙和人生,詩人必須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能入乎其內,才能很好地將其寫出來,且寫出真實感。能出乎其外,才能對審美物件進行靜觀,且寫出藝術美。”
“詩人必須既要輕視外物,又要重視外物。輕視外物,才能駕馭好外物。重視外物,才能更好地感受外物的感受。”
“另外,詞乃長短句,句法參差,音節流利,這種體裁比詩更為靈巧,適宜於表達婉轉曲折的感情。詞需要能言詩之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境界這種玄妙的東西,你若想跟說明文一樣,一筆一劃地教別人怎麼寫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它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玄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悟了就是悟了,悟不了,那就是悟不了!
也因此,葉予的話雖然也有些玄乎,但卻已是難能可貴,在場眾人中,能說出這樣的話的,恐怕也只有陳彥琳教授一人了。
即便是徐老,怕也是不能,畢竟他並不專於詩詞。
然而,最讓他們震驚的不是這個,而是葉予最後的總結性話語……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個境界,三首詞
“最後要說的是,在我看來,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需經過三種境界,寫詞也不例外。”
會場中央的葉予款款而談。
“第一種境界,是入門前茫然無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我把它形容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臥槽!你丫也太牛逼了吧?
說什麼三種境界也就算了,你居然還為它寫了句詞?
而且這句詞寫得好有境界,有木有!
一種苦苦求索的蕭瑟感頓時被烘托了出來,有木有!
“第二種境界,是入門後以勤為徑、以苦作舟的執著與忍耐,我把它形容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又來?
第二種境界也有配詞?
那第三種該不會也有吧?
“第三種境界,是功夫到家後,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