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4/5 頁)
毋庸質疑。
此印與氣運有極大關係,有它協助魏越氣運,對魏越的霸業,有著極大助益。
相對對王弘毅就是一大患了。
“此寶無法可破嗎?”王弘毅皺著眉問著。
“國公,雖有此寶,只是根子還是大燕龍氣,魏越稱王,就是大肆吸取大燕龍氣,眼前雖然熾熱無比,所向披靡,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等大燕龍氣枯竭,不消數月,就會家破人亡,株連九族。”通玄勸的說著。
王弘毅卻是不理,就算大燕龍氣枯竭,只要在之前就能鎮壓五家藩鎮,控制全域性,就等於建立了新鼎,氣運可以從吳國中產生。
“難怪吳越形勢穩定的如此之快,氣運增長更是快速如此,原來根由在此。”王弘毅覺得此事棘手起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桑姑(上)
縣城有著一個新建小鎮。
小鎮上的住戶不少,足足有著上千戶,因這些住戶都是從龍劍四郡遷移過來的百姓,當地縣令在安置他們的時候,給予了不少優待。
縣令動員了今年的勞役。
勞役,是指朝廷令普通百姓出勞力當差服役。
實際上,自建蜀侯後,法律就在建立和修復,王弘毅沒有建立新法的意思,這新法建立大耗氣運,不是現在適宜。
因此實際上大體是繼燕制,《蜀法令》:“凡無功名之民,年滿十八,每歲服勞役四十日,止於縣內,給食,五十不賦。”
意思是,沒有功名的人,滿十八歲,每年要在縣裡服四十日勞役,這是無償勞動,國家只給口糧,不給工錢。
大燕賦法,十五歲起,五十五歲終,王弘毅令前後縮小年歲,這已經是仁政。
王弘毅非常喜歡漢制,“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蜀法令》:“民十八入更卒營,習軍紀,練射騎戰陳,一年郡縣,二年京營,一人必戍邊一年!”
更卒營,每年給軍中輸入士卒,故有此營名,主官稱更卒令,意思是滿十八歲,就要入郡縣更卒營學習民兵。
又曰:“年三十衰老,免為庶民,就田裡。”
這就是全民都兵的計劃,這話說遠了,單是服勞役,每縣都可徵發百姓四十日,因此縣令就徵發百姓,修建此鎮,遷移民眾家中的房舍,就此建立。
從龍劍那等貧寒之地,突然遷移到這樣一處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又有著屬於自己的土地房舍,這些人不由歡喜。
最初日子裡,難免還是有些思鄉,他們思念的非是故里的土地,貧乏的土地難以養活一家老小,離開了不會想回去。
他們思念的是世代埋葬在那裡的親人。
向著蜀內遷移時,拖兒帶女尚且艱難,根本就不可能將先祖屍骸一同帶走,即是帶來了牌位,可還是有所不同。
周小成格外懷念龍劍故里,他懷念的因由,和別人有所不同,懷念的是在龍劍時被鄉鄰需要的那種感覺。
隨著不斷的遷移,熟人越來越少,到這裡定居後,只有為數不多的故人還在,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坦。
特別是自己沒有當上香祭。
“唉,到底不同於往昔了,雖然建了神祠,但桑姑的香客一下子少了這許多,不知桑姑是否會怪罪下來?”深深嘆了口氣,周小成口中唸唸有詞,手撐著地,從地面上重新站了起來。
顧不上拍打膝蓋上的淡淡灰塵,周小成到房間內最為乾淨的那張木桌前,將一塊乾淨的紅布,重新蓋在了桌上的那個手掌大小的神像上。
口裡一直唸唸有詞,細聽會聽到“莫怪”“請桑姑庇佑!”字眼。
朝著覆蓋著紅布的神像又拜了幾拜,周小成從旁邊的一張相比較破舊許多的桌上抄起一隻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