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事情無所適從。洗臉的池子太低,彎腰時在家裡習慣了,往往要撞水龍頭;洗臉和洗腳的毛巾也時常放錯地方;走路常和屋子裡的擺設過不去,如入無人之境,撞得桌仰椅翻也已不下兩次,一切都亂了。
三人出寢室大門時外面已經細雨綿綿,宋世平說:“太棒了,不用訓練了!”餘雄白他一眼說:“想得美,下雨照練。”慢跑到操場,劉知章正站在跑道上,手持秒錶道:“昨天熱,辛苦了,我向學校反映,他們終於肯開放體育室。今天記者來採訪,大家照練,採訪到誰,別說空話大話,有什麼說什麼。好,慢跑兩圈!”慢跑到一圈,操場旁殺出一個扛攝像機的人,鏡頭直對雨翔,雨翔渾身不自在,欲笑又不能,只求鏡頭挪開。攝像師瞄準了一會兒後又將鏡頭對著市南三中的建築,虧得胡適樓不會臉紅,讓攝像師從各個角度拍遍。隨後同攝像師一起出現一個記者,那記者像剛出爐的饅頭,但細皮嫩肉很快經不住初升太陽的摧殘,還沒做實際工作就鑽到轎車裡避暑,她在車裡見長跑隊兩圈跑完在休息,伺準時機趕過去採訪。
宋世平故意坐在最外面,記者跑來第一個問他:“你們對暑假的訓練有什麼看法?”宋世平不假思索,張嘴要說話,記者一看趨勢不對,輕聲對宋世平說:“等等,攝像師說開始就開始。”然後對攝像師打個手勢,自己說:“開始!”宋世平剛才想說的話現在一句也找不到,竟支吾道:“這個——它能提高……我的……體育成績,使我進步。”女記者表示滿意,謝過後走到劉知章面前,問:“老師您好,您也十分辛苦,要冒著酷暑來組織訓練,您有什麼話要對我們的觀眾朋友說嗎?”劉知章用夾生的普通話說:“這個嘛,訓練在於長久,而不在於一時的突擊。今年的體育生質量比往年好,他們也太辛苦啊!”
女記者放下話筒,思忖這些話好像不對味,咀嚼幾遍後找出問題之根源,對劉知章說:“您可不可以再說一遍,把最後一句‘他們……也太辛苦’的‘太’字那個,最好不說‘太’。可以開始了,謝謝。”
劉知章搖搖頭, 把 “太” 去掉說一遍。女記者再想一遍, 湊上去說: “這個——您最好再加一點,比如結合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跨世紀的人才培養計劃之類。”
韓寒五年文集
三重門10(7)
劉知章表情僵掉,推開話筒道:“我說不來,你們找別人吧。”
記者也一怔,續以一個笑退下說:“那謝謝您。”收起話筒的線,走出三十米,確定安全後對攝影師說:“他當他是誰,採訪他給他面子,他自己不要臉。要前面那段算了。”攝影師道:“那素質教育和跨……”
記者道:“跨什麼呀,他不說有人說,臺裡面自會寫一段讓主持人讀,叫‘觀後小議’,還會說得比那老頭清楚。”說罷熱得受不了,加快步伐向採訪車跑去。
劉知章讓體育生起來,說:“別去管他們”,然後令每個人跑十圈,林雨翔裝作平靜地繫鞋帶,腿卻平靜不了,抖個不停。跑了一圈,覺得不過如此,加快了速度,但第二圈時就眼睛鼻孔一齊放大,體力卻漸少漸小。劉知章在一邊問情況,帶頭跑的兩個高二男生為顯示其耐久力,搶著答:“可以,沒問題。”據說抗戰時美國A、B、C的著名評論員伊拉克·殺蛙累了(Eric Sevareiol)採訪重慶行政院孔祥熙博士,孔說那時中國通貨膨脹情況好比一個人從三十樓掉到十五樓,他在空中喊“Sofar,so good!”(迄今為止,還好!)如果孔祥熙有命活到今天,定會收起那個比喻送給這兩個高二男生。
果然那兩個男生說話太多,氣接不上來,開始落後。雨翔咬住前面一個,但不敢超,生怕引發了他的潛能,跟了半圈後,覺得速度越來越慢,好勝心上來,像試探水溫一樣在他身邊掠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