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4/4 頁)
還有剩餘資金,可以考慮再給中間的17戶做一口小水池,沒有資金就由村裡想辦法給你們做。沒有水源的,就用在總水管上開三通、大變小、粗變細的方法,引水到農戶,前提是必須自己準備好水錶,安裝時,見水錶開三通,不見水錶不開,就跳過去,如果想通了,回頭再來找,就需要另交搭夥費。大家看,這樣安排怎麼樣?”
宮支書說:“這樣做很好。如果沒意見,我們就做一下分工。”
5組代表也沒什麼話講了,宮支書就和賈明珠說了明天的安排,大家都領命而去。5組代表回去向那17戶農戶傳達會議的內容,決定近期找技術員選擇開挖水池的地址。
賈思志的弟弟是17戶之一,他的姨妹子在廣東打工時認識一位日本老闆,結果就好上了,結了婚,從此過上了格林童話裡面的美好生活。他們一家去過香港和澳門,只差日本沒去了。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全家人跟著沾光。
現在要建水池,他們能直接從中受益,大家都很高興,也願意投工投勞,一起把水池建起來,像宮家樑子一樣,吃上自來水。原來,5組代表所提出的意見就是他們的意見,阻撓水管從坡地上經過的也是他們。
他們是被遺忘的群落,高山之上有分散供水的農戶,遲早會幫到他們;山下享用集體供水的福利,惟獨落下了他們中間的農戶,路不平有人鏟,理不順有人評,大家心裡憋著一股氣,沒處撒,不平則鳴,聲音總會被決策者聽到的,雖然聲音很小,但大家一起喊,力量就非常大了。
德志領悟到,如果硬要從人家坡地上挖管槽,說不定真有麻煩,村幹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區別對待。否則,就一定會有麻煩。可以設想一下,村民不懂法,也沒有人向他們宣傳過法律,如果他們因為沒有水吃,而在主水管管道上開口子,他們會認為理所當然。
開了口子,肯定不會安水錶;不安水錶,他們肯定會把吃不完用不盡的水拿去抗旱,宮家樑子白費一場力氣,到最後弄得無水可吃可用。
有個詞叫“法不責眾”,是這個道理,你不宣傳《水法》,村民就不懂,不懂的話,即便違法了,也不知道,還以為在守法。突然把這17戶村民抓起來,豈不是笑話?如果這樣,那簡直太法西斯了。
賈次山承諾,有餘錢就給他們做水池,沒有,就找村委會,由村幹來想辦法。只要有人答應,找到了苦主,就有了辦法。他們興沖沖地開始準備挖池子土方,就是這個道理。當生米煮成熟飯,即便你村幹有三頭六臂,也經不起村民的死纏爛打。
會議之後,賈友牛就帶著1組的村民上山,從水源開始,開始插竹片做標識,分配到每個家庭,由每個家庭抽出一個人來挖管槽,沒有勞動力的,就出錢,請人挖。請誰不請誰,由農戶自己來協商,反正要完成任務,而且要達到一定的深度,除非有巨石,實在挖不下去的,才不挖,這一段要用水泥砂漿固定,決不能裸露在外面,否則,時間一久,風吹日曬,就容易老化,影響正常用水。
賈友虎和他的弟弟剛好分在剛出水源的地方,那裡比較好挖,沒有什麼大石塊。賈友虎走運了,他弟弟不會說話,也高興地哇啦哇啦地笑著叫著,挖了一整天,終於把他們的任務完成。賈友虎兄弟倆完成自己的任務後,就去幫賈友牛。賈友牛不走運,遇到了不大不小的石頭,很為難。
德志走過去,看到他已經汗流浹背,問:“遇到困難了嗎?”
賈友牛說:“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