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5 頁)
現主義強調危機四伏的晦澀影片,無法滿足他們的觀賞慾望,因此票房並不成功。
徐克不得不改弦易轍,探索新奇的藝術形式為香港觀眾製造夢幻。他監製或導演的影片為香港製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如周潤發的小馬哥,填補了李小龍留下的空缺,使香港觀眾找到了虛構的認同物件。
進入八十年代後,黃百鳴、石天等人合作成立了新藝城電影公司,大力推行“新商業電影”,遵循大製作的明快密集,將摩登豪華的陣容與搞笑動作的場面設計共熔一爐的拍攝規律,出品了許多製作精良、題材新穎的各種新式型別片、娛樂片,取得了普遍的票房成功。可以這麼說,香港電影能夠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取得空前的繁榮,新藝城電影公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於八十年代初就已加盟新藝城的徐克,在電影創作和技術革新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初嘗敗績的徐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改變思路,積極匯入主流。《鬼馬智多星》(1981年)和《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徐克作為商業片導演的地位,並得到了大眾的認同,也顯示出他在體制內謀求發展的能力。然而,徐克並沒有拋棄他一向的黑色幽默和勇於技術革新的傾向和意識。《蜀山》(1983年)在他的作品之中,並不能算是成功之作,但是,電腦特技和光學合成效果技術(由曾參與製作Hollywood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的幕後班底製作)在影片中的廣泛運用,卻是一次香港電影向Hollywood的最新電影技術認真取經的大規模嘗試,而且,影片中仍然洋溢著徐克所獨有的虛無主義色彩。
徐克 燃起風的影像傳奇(11)
徐克電影大多具有模糊的、充滿遊離不安情緒的時代背景,電影題材雖然都不一定是原創的,但卻是對舊有題材的重認和再創新,賦予其現代的觀念和情感。比如後期代表作《黃飛鴻》(1991年)系列、《青蛇》(1993年)、《梁祝》(1994年)、《花月佳期》(1995年)、《刀》(1996年)、《七劍》(2005)等等,這些都是將型別電影進行再創新之作,而獨有的“黑色”徐克風格在這些影片之中也得到了精妙的體現。影片中新技術的運用、鏡頭語言的實驗、情感效果的組織、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和對白的哲學意味,這些都是徐克電影的最大特色,也表現出他一貫的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創作思路。
不僅徐克自己導演的電影作品獨具魅力,而且由他監製的電影也是既叫好又叫座。與已故的新派武俠片大師胡金銓合作的《笑傲江湖》(1990年);與號稱“將舞劍拍得就象舞蹈一般”的程小東合作的《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1992年)、《倩女幽魂》(1987年)系列、《秦俑》(1992年)等;與李惠民合作的《新龍門客棧》(1992年);還有與“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合作的《英雄本色》(1986年);與善於塑造人物性格的傳記片導演潘文傑合作的《新上海灘》(1996年);包括與陳偉文合作的香港第一部全電腦動畫片《小倩》(1997年)等等,都是香港電影中的代表之作,素質直逼甚至超過好萊塢的作品。
而徐克電影視覺技術和主題意識的發展和提高,也是在這些合作電影中不斷的實踐獲得。在《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中,徐克將金庸的原著去其繁複,取其神髓,不僅拍出了小說中的豪情與精義,更滲入了個人的理解,是新派武俠電影開創性的里程碑,與王家衛的《東邪西毒》(1994年)並稱“香港武俠片的極地雙星”;而《新上海灘》卻是對周潤發所塑造的經典電視劇中人物性格和人際關係來了一個徹底的顛覆,賦予了其更為現代的內涵和意義。在影片最後一幕,一個主觀視角的快速推鏡頭的運用,沒有任何相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