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5 頁)
俱疲,拼得只是士氣,秦軍士氣高昂,趙國士氣不振,趙軍不敵,倉皇渡河。
秦軍一路趕殺,趙軍死傷無數。趙軍見勢不敵,連忙乘船渡河,白起喊道:“將士們,趙國馬上就要逃跑了,我們在拼上一把,就能拿到我們的商銀了!”
秦軍見著過不敵,士氣更盛,身上的疲憊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一個個取了弓箭,上縛引火之物,齊刷刷向趙國的戰船上射去,但見火箭漫天,紛紛向趙國戰船上飛去!
趙國的戰船沾著即著,碰著即毀,頓時黃河之上一片火海!戰船上的趙軍害怕會被燒死,紛紛向河裡跳去,只見黃河之上塵煙瀰漫,呼號聲,慘叫聲漫天,血與火染紅了滾滾黃塵!
這一戰,趙國損毀數百戰船,死傷精兵兩萬有餘。白起一舉大敗魏、趙聯軍,這才撤兵回國。
秦國收回上庸,設立一個郡,讓南陽被免罪的臣民遷往那裡居住。
秦軍一舉擊敗魏趙聯軍,收回上庸,佔盡了便宜,不知後事如何,傾聽下回接著說。 。 想看書來
第一百六十二回 疑良將燕國遭敗績
第一百六十二回 疑良將燕國遭敗績
書接上回,且說這大秦帝國一舉戰敗魏趙聯軍,佔盡了風頭,回國休息,轉眼間時間又過了一年。
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昭襄王收到韓、魏、楚三國聯名的邀請函,文中說道:“韓國、魏國、楚國欲圖共同攻打燕國,邀請秦國參加,如能成事,願奉燕國一座大的城池給秦國,不知秦國是否感興趣參加?”昭襄王見燕國已經開始衰敗,又有如此好處,自是十二分願意。遂派胡陽帶領二十萬秦軍,和韓、魏、楚三國組成國際聯軍,進攻燕國,一舉克之,秦國得到燕國的南陽,開始設定南陽郡。
提起這四國伐燕,還要從這燕惠王即位之時說起。
燕昭王之時,燕昭王立志強大燕國,重用樂毅,為報子之之亂之辱,派樂毅*齊國,連克七十餘城,齊國幾被滅國。幸虧齊國出了個田單,使用鐵桶陣之法,防守反擊,拒敵於即墨之地。
田單憑藉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堅守防禦。這樂毅率領大軍破齊﹐連克70餘城﹐唯獨對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幾個小地方一籌莫展。
時齊閔王被殺﹐為穩定軍心,田單立閔王子法章為齊王,地處莒縣。見新王得立,齊國上下一片振奮,一致對敵。樂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軍撤至兩城外九里處設營築壘﹐欲攻心取勝﹐形成相持局面。
這即墨之地,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物資充裕,人口較多,易於防守。即墨被圍不久,守將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為將。田單利用兩軍相持的時機,集結7000餘士卒,加以整頓、擴充,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他和軍民同甘共苦,“坐則織蕢(編織草器),立則仗鍤(執鍬勞作)”(《資治通鑑》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親自巡視城防,編妻妾、族人入行伍,盡散飲食給士卒,深得軍民之心。
見兩軍形成相持局面,齊國內部初步穩定,為除掉樂毅,田單又派人入燕行反間計。詐稱:“樂毅名為攻齊,實欲稱王齊國,故意緩攻即墨,若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
這訊息傳到了燕太子即後來的燕惠王的耳朵裡,太子連忙向昭王彙報,說道:“無風不起浪,這樂毅連下齊國七十與城,為何獨獨對即墨等小城束手無策?這不正印證了坊間的說法,反正齊國眼看就要淪陷,父王不如把這樂毅換掉,以免得他另生異心!”
燕昭王聽罷大怒,斥道:“胡說!寡人用他就是要相信於他!焉有用人又懷疑人家的道理?寧可相信流言蜚語,卻不相信自己的大將,這是糊塗透頂!”
太子還待要說,被昭王一頓打滾打了出去!從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