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5 頁)
音響效果。鏡頭中,劉德華飾演的舊上海黑幫老大丁力頸部中槍,緩緩倒地。在這裡,徐克以獨特的鏡頭語言,表現了一個亂世英雄荒謬而悲涼的末路,堪稱經典。
近年來,徐克在香港和好萊塢兩面發展,拍攝了《反擊王》、《KO雷霆一擊》等一些具有香港電影特色的好萊塢作品,雖然並沒有象吳宇森在國外那麼成功,但是,強烈的影像風格和充滿激情的剪接,也已經大大的震撼了美國的觀眾,讓他們認識到了什麼才是徐克風格。
在一百年電影公司的支援下,徐克拍攝了《順流逆流》和《蜀山正傳》兩部型別和風格截然不同,但又帶有明顯徐克標誌性的作品,立即倍首關注和轟動。《蜀山正傳》利用了最新的電腦數碼特技效果,有著更為開放性的“天馬行空”式的結構想象,代表著香港特技電影的最高境界;而《順流逆流》風格剛猛硬朗,是十足的男性暴力電影,鏡語豐富,剪接犀利,因而被美國最著名的文化雜誌《時代》評為2000年度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得到了國際的肯定與認同。而在去年上映的《七劍》,則真正還我們一個青衫仗劍載酒行的古典式江湖。
徐克總是頑強表現個人電影風格。在他的創作中能夠發現一種浪跡天涯漂泊不定的無根感覺,他把這種感覺更多地轉入對於電影本身奧秘如醉如痴的探索中,像一個驚恐而又好奇的兒童一般。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霍建起 用電影書寫喧囂中的浪漫(1)
霍建起,從小喜歡繪畫的他1978年9月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畢業後便開始在北影廠擔任美術設計的工作。1982至1992年十年間,霍建起與田壯壯、夏剛等導演合作了《九月》、《盜馬賊》、《大撒把》、《遭遇激情》等十餘部優秀的影片。和這些導演合作的過程,不僅讓霍建起在電影美術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經驗。同時也讓原本只是對繪畫充滿興趣的他,漸漸被色彩光影交織的大銀幕所吸引。光是擺弄那些彩色佈景似乎已經滿足不了霍建起對電影的那股熱情,他有了更想做的事。
霍建起1958年1月20日出生於北京,酷愛繪畫,1976年到農村插隊落戶。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從此,繪畫成為他認識電影、理解電影,以及表達這種認識和理解的重要途徑。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當美術設計。同年擔任影片《九月》和《盜馬賊》的美術設計,霍建起從學校走向生活,從單獨繪畫走向群體創作。離開學校十多年來,霍建起為《遭遇激情》、《出生入死》、《大撒把》等多部影片擔任美術設計,他工作認真,感覺好,容易合作,就某個問題往往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霍建起的審美趣味帶有較濃厚的唯美色彩,他喜歡懷斯的畫,艾特烏托夫的小說和莫扎特的音樂。他認為電影裡一定要有漂亮的演員,漂亮的顏色和優美的音樂。1995年霍建起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贏家》。該片講的是一個關於體育愛情和殘疾人的故事。影片輕輕抹去了以往蒙在殘疾人題材作品上沉重與辛酸,它沒有著意去寫男主人公常平從一個殘疾人到一個殘奧會冠軍的曲折歷程和他無法擺脫的心理隱痛。相反,故事一開始,常平飛奔出場,不僅超越了殘疾,也超越了健全。從這時起,常平就成了女主人公陸小楊眼裡的英雄,這一主觀視角奠定了影片浪漫輕鬆的風格,而浪漫和輕鬆並不意味著美化和粉飾生活中的痛苦與嚴峻。霍建起從常平的原型孫長亭身上學會了詮釋痛苦的語言。當噩運降臨在一個強者頭上時,他生命的旋律就更加昂揚激越,沒有了挑戰,也就無所謂“贏家”,這便是《贏家》塑造人物的基調。完整的,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流暢優美的鏡頭個性鮮明的人物,生動幽默的語言——霍建起和攝製組的全體演職員為了達到這一創作目標盡了全力。影片上映後在社會上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