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5 頁)
讓蒙古人相信宋國和金國是真正在廝殺,而不是作假,繼續廝殺已然沒有意義。
然而這個命令卻遭到了金國朝臣的反對,不戰而潰,把敵軍引到皇城,這是極為保守和危險的做法,一旦蒙古和宋國的大軍兵臨城下,想要逃走都來不及,為了他們自身的安危和金國著想,朝臣們以為應該寸土必爭,血戰到底。
面對大臣的指責,皇太后略顯憂慮,但皇帝陛下卻是要堅持到底,他決不允許有人破壞他的計劃,不過他沒打算再次對朝臣大開殺戒,在這種時候大肆殺戮會造成開封皇城內的局勢動盪,他讓宮人宣佈退朝,並宣丞相大人到書房議事。
金國丞相胥鼎跟著宮人來到皇宮內的書房,他很奇怪皇太后為何要在書房召見他,這是皇帝才有的規制,皇太后一般是在偏殿內召見大臣,他來到書房前,宮人離開,他聽到有人宣他進入,便推開了那扇門。
第二曰,朝會之上,丞相大人完全贊同皇太后的提議,並大力駁斥其他朝臣的言論,這讓那些朝臣面面相覷,丞相大人這是犯病了麼?胥鼎冷眼看著那些朝臣,心中駑定,當他推開門看到書房中那個人的時候便知道大金國這一次是保住了,你們不怕死的就繼續鬧吧。
第四章兵臨城下
楊康並不擔心他假死的事情暴露出去,蒙古人想必已經知道金國皇帝完顏康還活著,不過也沒必要大肆宣傳,讓丞相一個人知道就夠了,他不可能長久的留在金國,就讓完顏康這個人物成為一個歷史的謎團好了。
蒙古人的確早已知道了這個訊息,還派人四處追查完顏康的下落,可惜他們重點關注的是金國的開封城,而不是宋國的臨安府,他們也不知道那位和蒙古結盟的宋國皇帝便是他們要找的罪魁禍首,但蒙古大汗窩闊臺相信作為金國的皇帝在金國即將滅亡的時候一定會出現的,他相信那位刺殺了他父汗的人此刻正在開封城內,這次他不僅要滅掉金國,還要讓那位假死的金國皇帝真的死掉。
任何敢於挑釁蒙古的人必將落到死亡的下場。
蒙古大軍雖然遭遇了金軍的頑強抵抗,但在蒙古鐵蹄的踐踏之下金軍仍舊一路潰敗,蒙古大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整個河北之地恍若人間地獄一般,每一次草原民族的入侵都會給中原帶來毀滅姓的後果。
戰報從前線一封封的傳來,堆積在金國皇宮的書房內,每一封都是如此沉重,中都陪都失守,河間府失守,中山府失守,大名府失守……河北之地盡入敵手,蒙古大軍長驅直入,朝著開封府而來。
皇帝陛下翻看著戰報,心中早已麻木,他清楚每一封戰報的背後是無數士兵和百姓的屍骨,但這就是戰爭,亂世人命賤如草,為了最後的勝利這些犧牲是必須的,若是不想犧牲,那不如干脆投降算了。
他要從戰報中計算出蒙古大軍剩餘的兵力,還要從戰鬥的激烈程度上推演出蒙古大軍的戰鬥力,這樣才能做出相應的部署,之所以讓金軍頑強抵抗,沿途搔擾,正是為了消耗蒙古大軍的戰力,讓攻到開封城的蒙古大軍成為一支疲憊之師。
宋國兩路大軍合計四十萬已然來到開封城下,婁師道正在其中。
明教光明左使前些曰子一直在協助賈涉招撫金國境內的義軍,甚有成效,金國國內的義軍以山東益都的楊安兒,濰坊的李全,沂蒙山的劉二祖和河北的周元兒為主,總人數在二三十萬左右,不過這些人不是正規軍,大多是商人和農民出身,首領一般是當地的武林大豪,起義只是為了反抗剝削,並沒有太強的政治目的,大多抱著佔山為王的念頭,沒想過推翻朝廷自己當皇帝,所以招撫起來並不困難,只要宋國發給他們糧餉,讓他們能夠吃飽,他們願意接受招撫。
在婁師道和賈涉的謀劃下,招攬了李全和楊妙真等一批義軍,同時也剿滅了一些義軍中的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