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申冤(第1/2 頁)
正當納妃風波平息之時,山東魚臺縣縣丞徐頊上疏,為皇太后紀氏申冤,他在奏摺中寫道:“先母后之舊痛未伸,禮儀未稱,請議追諡遷葬,其萬貴妃戚屬萬喜等,罪大責微,請重行追究,盡沒入其財產。”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則上疏,雖然言辭簡短,但是所含內容卻很是豐富,特別強調了要替紀太后聲張冤屈,對萬貴妃的親戚屬從,如萬喜等人,重新追究責任的問題。
這位只有八品的縣丞在新帝登基初始就馬上就提出新皇帝生母死因不明一事,並請求朝廷將此事作為重大犯行,立案查究。這麼做,邀寵的目的太過明顯。此外,紀太后的死因,密於宮闈,身在宮廷之外的徐頊,他又是怎麼知道,這其中就會有加害之事呢?他將矛頭對準已經死去的萬貴妃,是否是要藉此來打擊先帝時期遺存今朝的舊勢力?
如此種種,讓處理這份奏疏的內閣與司禮監都格外棘手。徐傅、劉吉、劉健的意見基本一致:內閣不給意見,直接由司禮監送進宮內。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天,還是不見朱佑樘對此疏有任何的處理指示和意見。
等不到皇帝的回應,內閣只好去向司禮監內官打聽,很快,就得到了回覆說是這一上疏還在皇帝御前。
劉健想著,這一上疏一直留在宮中也不是辦法。於是就對徐傅和劉吉說道:
“如果這一奏本留中不出,徐頊一定還會再行上疏,繼續言及疏中的相關事項。退一步想,即便徐頊對此疏不再言語,或許其他人也會上疏,言及同一事項。到時候,如果他們都來詢問,為什麼自家的上疏沒有施行,那麼,我們又要如何向他們作答呢?為今之計,內閣必須主動請出這一奏本,擬旨施行!”
三位一同議定之後,便向宮內請出這一上疏。其實,朱佑樘早就看到了這本奏疏,留中不發也是無奈。
因為在處理內宮事務上,兩宮太后的意見十分重要。萬貴妃已死,報復死人,除了顯示自己胸襟狹窄以外,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再者,他也不能不顧全憲宗皇帝的體面。可是,對於親生母親的歉疚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朱佑樘的心。皇帝的為難顯然讓太皇太后十分不滿意。於是,韶齡便被李廣請到仁壽宮來了。
自周太后成為太皇太后以後,她便由清寧宮搬入了仁壽宮,為此,朱佑樘特別對仁壽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
相比清寧宮,仁壽宮更加富麗堂皇,也更加空曠。太皇太后還是跟以前一樣慈愛的神情,拉著王太后跟韶齡聊家常,只是這一聊就是兩個時辰,連韶齡也覺得精疲力竭,更別提王太后了。但是太皇太后依然興致勃勃,一點疲態沒有,坐在座上腰桿挺得筆直。
這時,內侍們遞上幾盤蜜餞梅子,韶齡順手拿了幾顆,發現這盤子底上畫了幾株蘭草,十分可愛,便誇道:“這是司設監新做的吧?果然精巧可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皇帝讓司設監新做了送來的。”太皇太后不鹹不淡地說。
韶齡的笑容僵在臉上,果然在這等著呢。韶齡努力撐起笑容:“皇上一批孝心,是為報答皇祖母的養育之恩呢。”
“是麼,可是哀家怎麼覺得皇帝是想提醒哀家,除了哀家和太后,他還有其他恩情未報啊。”太皇太后冷冷地說。
她既然直說了,韶齡也只好正面回答:“百善孝為先,皇上身為人子,想要報母親的恩情也是自然。”
“母親?他的嫡母在這坐著呢!”太皇太后指著王太后說。
王太后有些尷尬,還是為朱佑樘說話:“母后,皇帝一直十分孝順,晨昏定省,四時問候。”
聽到王太后這麼說,太皇太后的語氣才軟了下來:“我們不是反對皇帝報答生母恩情,只是紀氏故去這麼多年,無論真相如何,只能密於宮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