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段宇鍾已經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了?儘管有些難以置信,段宇鍾卻不得不承認,他還是太嫩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算。
恐怕圍殺自己,才是佛教的根本目的。所以之前他自以為可以憑藉傳國璽法寶與其分身傳國玉璽的感應,快速趕來就郭威。
其實卻是一頭扎進了佛教的包圍圈。
但就算段宇鍾看清了這個目的,他還是不得不來,因為任由郭威被殺,任由這場大戰失敗,段宇鍾一樣承受不起。
在這一瞬間,段宇鍾在思索的同時,身邊四個佛教高手也是若有所思。
的確,他們這次出動四大高手:兩尊佛、兩大菩薩,最終目的就是對付段宇鍾這個神霄道君。
擒賊先擒王,只要抓住和消滅了段宇鍾,滅掉這個最大最危險的佛敵,其他一切都是浮雲,一切代價都值得。
因為自從三四年前,天降異星,段宇鍾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神霄道君進入這個世界以來,這個世界就越來越脫離了佛教的掌控。
要是按照歷史原來的軌跡,按佛教的謀劃,儒教和道教的預設,從四年前開始,郭威上臺後,亂世就將結束。
郭威和柴榮的後周辛苦十年,卻是為趙匡胤做嫁衣,趙匡胤能夠一統天下大部分地區。
但因為其得國不正,需要將很大的精力用來防止內部造反,守內必然虛外,雖然他能夠結束五代十國亂世,卻是無法如同唐朝皇帝那般再向外開拓了。
因為此時,周邊地區到處都是佛教地盤,每個民族每個政權都是佛教信徒。
佛教在這一時期的中土世界已經天下無敵,道教和儒教都已經不是對手,唯有皇權才會對其造成威脅。
所以限制皇權是他們的首要任務。為了達成目的,他們還設了雙保險,還在趙匡胤身邊佈下趙匡義這個佛教從小培養的,更加信佛但又志大才疏的棋子。
到時候,就算趙匡胤統一了漢地還想北伐契丹,就可以讓趙匡義篡位,然後趙匡義就會更加得國不正。
極度心虛之下,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政策就會更加強化,大宋也就休想再擴張了。
到時候,在原本的大唐疆域內,大宋北有契丹,南有大理、安南,西有吐蕃、西夏。
歸義軍將併入西夏,至於更西的西域被綠教佔據,他們佛教四大皆空,自然不會在乎。
因為佛教的老家天竺還不是被綠教佔了一大塊,餘下被婆羅門教佔據了。
如此,天下分成六國,原本的中土大地的龍氣也一分為六,龍氣分散,自然皇權不張。
皇權不張,自然佛教大興,像以前那種“會昌法難”,吐蕃“朗達瑪王滅佛”之類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再出現了。
但就當這一切有條不紊地推進時,突然天降災星,將一切都改得亂七八糟。
如今,大宋北伐,契丹也不是對手,僅僅兩個月,兩路大軍北伐,大勝契丹,收復河山,即將回師。
原本他們想乘著大宋軍隊被牽制在契丹,直接批亢搗虛,直取開封的。
但沒想到開封兵精糧足,還有多重防線,一直攻不下。原本以為開封兵少,但沒想到有三十多萬進攻不行,防守卻異常厲害的工程兵。
而劉承佑(段宇鍾)和郭威的關係,也比他們想象中好得多。
儘管自從劉崇父子被雷劈死後,他們就知道劉承佑(段宇鍾)和郭威不是一般的仇敵關係,而更像是聯盟。
但沒想到郭威會如此信任劉承佑(段宇鍾),甘當誘餌,堅決執行其先北後南的政策,如此如果華夏一統,佛教還是無法如同亂世這般興盛。
最好的辦法就是天下四分五裂,而每個政權都信佛,都對佛教感恩戴德。
而且也沒有想到郭威有危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