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州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而在二號時空,此前(1004年以前)的歷史都沒有太大改變。
此戰的禍根早在公元937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就已經埋下。
後來,947年,耶律德光去世,契丹陷於皇位爭奪、奴隸制與封建制過渡時期的矛盾,胡漢民族的矛盾漩渦中。
而中原王朝自950年郭威即位後,就日漸復興,所以,之後大約有四十多年時間,契丹對中原王朝皆總體處於守勢。
959年,柴榮親征,收復四州三關,差點收復燕京,可惜因為生病而提前退兵。
此後宋太祖時期,採取先南後北的策略,宋朝與契丹基本沒有大的戰事。
宋朝一統漢地之後,979年和986年,宋太宗兩次北伐,卻因為宋朝重文抑武的策略和宋太宗不知兵,欺負遼國孤兒寡母卻都先勝後敗。
第一次在高粱河之戰(今京城積水潭附近)中,宋太宗屁股中箭,帶頭逃跑,導致宋軍大潰敗。
第二次三路大軍北伐,折了西路軍楊業楊老令公。
從此以後,宋朝就再也不提北伐,而契丹卻在蕭太后和他的舊**韓德讓的治理下,日益興盛,而後不斷南侵。
這一次,更是蕭太后和其子遼聖宗耶律隆緒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一路攻到了黃河北岸的澶州。
面對此種危急情況,宋朝分為主戰和主和兩大派。武將大多主戰,文臣中只有寇準堅決主戰。
而王欽若、陳堯叟等主和派則主張遷都以避鋒芒。
最終還是寇準“脅迫”軟弱的宋真宗趙恆勉強渡過黃河,到達澶州前線。
此時的宋朝因為幾十萬援軍到達,守城將士又用床弩射殺了契丹大將,加上皇帝御駕親征,士氣大振,正是反守為攻的時候。
可是宋真宗和主和派的大臣卻決議議和,寇準無可奈何。此時,段宇鐘面對的就是這麼一種澶淵之盟前夕的情況。
段宇鍾立馬有一種參與重大歷史程序的興奮感。澶淵之盟雖如同糠稀大帝的尼布楚條約一樣被正史認為是平等條約。是有利於民族融合和世界和平的。
但卻被段宇鍾這類憤青認為是恥辱,而且,這兩次議和也事實上遺禍無窮。此兩者很有共同點,都是在儒教的迂腐言論主導下,明明佔據優勢,卻還要與敵人和談。
而議和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思收復失地,報仇雪恥,反而不思進取,還對豺狼一般的敵人講誠信。
想當年,漢高祖有白登之圍,被迫與匈奴議和,但後來漢武帝大破匈奴,拓地萬里。
唐太宗與突厥也有渭水的城下之盟,但最終,整個突厥帝國都被唐太宗派李靖等名將給消滅了。
所以,段宇鍾其實不是反對議和,而是反對明明在優勢情況下還要議和,還要讓敵人佔便宜。
最後還腦殘地自欺欺人,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第81章 從天而降
這次澶淵之盟的時候,契丹軍隊孤軍深入,糧草不繼,後路也被阻斷。
在前線,大將蕭達凜被射殺,士氣大俎,而宋軍幾十萬援軍已經到達,加上皇帝御駕親征,士氣大振。
此時,哪怕宋真宗趙恆有普通人的那點剛性,都會知道堅決抵抗,關門打狗,最終說不定就能一舉消滅契丹二十萬大軍。
俘虜契丹太后和皇帝,到時候再議和主動權在我,恢復燕雲輕而易舉。
偏偏趙恆太過膽小懦弱,一心議和,寇準等人徒呼奈何。
而相比之下,蕭太后一個女流之輩,卻用一次空前的冒險,在軍事上失利的同時,還能沉著應對,在談判桌上取得了戰場上不能獲得的巨大成功。
都說“弱國無外交”,但歷史上,契丹、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