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頁)
其實,趙恆這個人還算不上昏君,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懦弱。其他方面,有趙氏子孫中除了趙匡義和趙構以外,所有趙宋皇帝共有的仁善。
也不算糊塗,智力至少也是中上之資。他在位的前七年,任用李沆為相,孜孜求治,創造了鹹平之治。
得益於宋太祖和宋太宗創下的**集權制度,他這個皇帝權力還是很大的,他決定的事就怎麼也無法更改。
後世都以為他親臨前線是在寇準的脅迫之下才來的。但段宇鍾穿越過來,才知道不是。
若非趙恆真的同意,寇準不可能脅迫他來的,就像宋徽宗和趙構一樣,一心逃跑,誰也攔不住。
就連永曆這樣的末代皇帝,他一心逃跑的時候,也是誰也攔不住。
而後來,趙恆決意議和,寇準也無可奈何。
後來,他搞天書封禪的鬧劇,群臣仍然攔不住。
更何況,他現在在傳國璽龍氣的滋養下,陽剛氣十足,霸氣側漏,說出來的話就是金口玉言,群臣莫敢不從。
於是,大宋的戰略就這樣敲定了。之後,在大宋皇帝坐鎮前線,形勢一片大好的局勢下,宋軍不畏冬日嚴寒,堅持一邊休整,一邊北伐。
而在大後方,有王旦這樣的能臣鎮守開封,形勢一片打好後,畢士安這個原本裝病的宰相也出來主持政務,所以後方無憂。
而在段宇鍾和傳國璽法寶的影響下,趙恆突然變得英明神武起來,他重用楊延昭、楊嗣、高瓊、李繼隆、張環、周文質等在這次戰爭中脫穎而出的將士。
還親自接見河北義軍首領,將幾十萬義軍和上百萬百姓組織起來。
因為在大宋境內,可以全民皆兵,進行非常規戰爭,但到了遼國境內,就要組織正規軍作戰了。
燕雲地區的漢人早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出身,大多已經融入了契丹政權。
有段宇鍾提醒的趙恆君臣自然不會天真地認為燕雲漢人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此外,很有才能的丁謂被任命為轉運使,人稱“計相”,負責為大宋理財。
第84章 北伐成功,收復幽州
丁謂這個人雖然後來變成了奸臣,但現在還是個很有抱負,滿腔熱血的傑出年輕官員,還是寇準的學生。
丁謂最出名的是他後來修皇宮時“一舉而三役濟”的故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記載。
大意是“大中祥符年間;宮中失火。丁謂奉命修繕被燒燬的宮室;但是取土很遠是個困難。
丁謂就命令工匠在大街上挖土。沒過幾日;大街就成了深溝。丁謂命令工匠將汴河河水引進溝中;再用很多竹排和船將修繕宮室要用的材料順著溝中的水運進宮中。
宮殿修完後;再將被燒燬的器材和多出來建築材料填進挖出來得深溝裡;重新將街道填出來了。這一舉做了三件事;節省下來的錢超過了億萬。”
可見丁謂在900多年前,就懂得了系統工程的道理,後來宋真宗搞燒錢的天書封禪活動,也是他負責理財。
如今讓他為北伐理財,也是用在了正途上。就連王欽若等人,也被趙恆安排到後方,負責處理政事和後勤。
歷史上,自宋朝以後,儒教大興,其結果是儒生文臣只會讀書,六藝大部分不會。
反而自以為掌握了宇宙真理,黨同伐異,但又鬥不過那些能夠辦實事的人。
所以,像王欽若、丁謂這樣的有才幹的人,就被斥為奸臣,最後,在政治鬥爭中,這些不肯吃虧的聰明人也真的變成了奸臣。
這些人大多是皇帝賢明,則是忠臣能臣;皇帝昏暗,就變成了奸臣。
所以英明的皇帝,使用這些人,比使用所謂的正人君子,更能治理好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