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5 頁)
第三版連載。上海市電影劇本創作所成立後,夏衍兼所長,柯靈為副所長,夏衍擬聘張愛玲為編劇,但因有人對她的背景持否定態度,只好等待時機。 張愛玲知道香港大學早已復學,寫信聯絡申請繼續因戰爭中斷的學業,得到許可後,便積極策劃離開大陸。
1952 年
1月24日,《小艾》在《亦報》連載完畢。香港大學批准張愛玲的復學申請。
7月,持港大證明從廣州坐車經深圳赴香港,離開大陸。走時與姑姑約定互不通訊。在香港先寄居於基督教女青年會,8月20日,在港大註冊登記,香港大學登錄檔內,附有文學院長貝查的函件,指出:(一)張愛玲已是難民,生活困難;(二)她曾獲得何福獎學金,證明她是當年最優秀的學生;(三)她申請重讀,應該得到助學金。之後張愛玲得到一千元的助學金。由於經濟困難,她讀了不到一個學期便輟學。(出處見黃康顯《張愛玲的香港大學因緣》)
11月8日,因好友炎櫻在日本,張愛玲欲東渡日本謀職,並準備由日本轉道赴美。遂放棄港大的學籍赴日,此行無果,三個月後又回到香港。找到一份在美國新聞署香港新聞處做翻譯的工作,譯過海明威《老人與海》,瑪喬麗·勞林斯《小鹿》、《愛默森文選》、 華盛頓·歐文《無頭騎士》等,並將臺灣作家陳紀瀅《荻村傳》譯為英文,書名為Fool In The Reeds。結識居住在香港的宋琪(筆名林以亮)夫婦,後來還參與宋琪主持的《美國詩選》、《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兩書的翻譯工作。這一期間開始用英文寫作長篇小說 The Rice Sprout Song(即《秧歌》)。
弟弟在郊區農村中學教書,住在學校。
1953 年
2月,就職於美國新聞署香港辦事處,與麥加錫成為朋友。
《秧歌》中文字先在以美新處為後臺的《今日世界》雜誌連載,英文字在美國出版,美國《紐約時報》、《星期六文學評論》、《Herald Tribune》、《時代》週刊相繼發表書評。 構思《色,戒》,只到 1957 年才寫出發表。 同時以中文寫作長篇小說《赤地之戀》。
父親在上海病逝,享年57歲。
1954 年
《赤地之戀》先後在香港《今日世界》連載。7月,《秧歌》出單行本,《赤地之戀》由《今日世界》出版中文、英文單行本。(英文名 The Naked Earth。)
張愛玲年譜簡編(16)
同月,《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由香港天風出版社出版。內容與《傳奇(增訂本)》同,加一篇序言。
10 月 25 日,張愛玲將《秧歌》寄給居住在美國的胡適,並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五四遺事》刊於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
1955 年
1 月 25 日,胡適將《秧歌》“仔細地看了兩遍後”,回信表示對此書的欣賞。在胡適為此書扉頁的題辭上說“寫得真細緻、忠厚”、“近年我讀的中國文藝作品,此書當然是最好的了。”並要她多寄幾本給他。
2 月 20 日,張愛玲給胡適回信寄了五本中文版《秧歌》,及《傳奇》、《流言》與《赤地之戀》的英文字。 秋,由麥加錫作保,乘“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經由日本,移居美國。 入境檢查時體重一百零二磅,身高五尺六寸半,被檢查人員誤記為身高六尺六寸半。經炎櫻介紹,住在紐約救世軍辦的職業女子宿舍。到紐約後,11 月即與炎櫻一道拜訪胡適,自己又單獨拜訪一次。
11 月底,胡適又到職業女子宿舍來看她,這是她與胡適見的最後一面。 她後來曾寫散文《憶胡適之》,追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