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 頁)
”
杜邦公司化學家卜萊克博士做了一次實驗。開啟試管後,他沒有看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看來實驗失敗了。
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隨手把試管丟掉,而是仔細地觀察試管,覺得裡面好像有一種東西,但又沒有看到。
他覺得很奇怪,就放在天平上稱了稱這個試管,結果發現它比同型號的試管要重些。他更好奇了,又仔細地觀察了後,發現了非常透明的特弗倫。這種物質日後為杜邦公司創造了很大的財富。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也同樣要學會觀察。孩子的良好觀察能力,是提高整個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孩子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
實踐證明:孩子觀察力的強弱對學習的好壞有直接影響。如在語文拼音、識字教學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寫法只有細微差別,觀察力較強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來,而觀察力較差的孩子就常把它們認錯或寫錯。
寫給家長
那麼,家長應怎樣幫助孩子培養起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呢?
1。應該向孩子明確地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教給觀察的方法。
2。應該培養孩子觀察的主動性,儘可能讓孩子多參加活動。
3。指導孩子觀察時,注意啟發他與想像緊密結合。恰如其分的想像,會使觀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廣闊。
4。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觀察自然和觀察社會的機會。
27找到學習的樂趣,主動學習
調查表明,學生被動學習,積極主動性差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或者是學習不刻苦,知難而退,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在家長與學校的壓力下學習,他們或者是為了讓別人能看得起自己,或者是為了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得到老師的重視,或者是為了升學,考試等等。
無論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發展,還是為了報答父母等,都是把學習當作一種手段。從這一點來看,孩子們在面對學習的時候,主動性有可能欠缺。我們之所以說“有可能”,是因為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驅使下,也會很努力、很主動地去學習,但這種學習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這些目的在一段時間內的確可以促使他們努力學習,主動學習。但這種主動性的動力來源卻未必能夠長久。當他們的功利性目的達到以後,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漸漸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兒童,在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之後,他們或許感到自己力量微薄,當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達到想要的學習目的時,也有可能把一段時間的主動學習變成被動學習。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才看到那麼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無奈地學習,被動地學習。有的孩子甚至為此而逃學。
在各種學習目的中,唯有真正以知識作為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熱愛學習、主動學習。也就是透過學習和獲得知識本身,學習者就能得到滿足,知識本身就是學習的目的。認知需要,這種以知識本身為目的的需要,是最穩定的學習需要。
一個孩子不熱愛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處於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的學習生活將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煩惱。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寫給家長
糾正孩子被動學習的習慣,父母應注意這幾個方面: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一個人只有對學習形成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把獲得新知識作為自己的內部需要。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無止境。比如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寓教於樂,讓孩子積極參與,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學習知識。
有了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