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5 頁)
代表不同的規格,也代表不同的立場。
比如楊巡撫剛上任時,總兵鎮、榆林衛、佈政分司等衙門中有頭有臉的人都要傾城出動迎接,但鎮守太監就不用。
因為鎮守太監和巡撫是不同體系裡的,權力來源也不同,巡撫的威權在鎮守太監面前沒什麼用。
而這次,汪太監巡邊到榆林,本地鎮守太監必須出迎,榆林衛彭指揮為了巴結汪太監也想出迎,但巡撫理論上就不用了。
當然,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那又是另一回事。關鍵是看權力大小和自我定位了,比如從二品布政使出城迎接七品巡按御史的例子也是很多。
巡撫都察院中,楊巡撫也為了是否出城迎接汪直而苦惱。這絕對不是簡單問題,只要他出城迎接,那就象徵著他自居汪直之下,可是他又有些不甘心。
楊巡撫與兩個幕僚商議。崔師爺的態度模稜兩可,沒有什麼準確意見,但方應物則是堅決反對楊巡撫自降身份出城迎接。
方應物心裡的道理很簡單,他現在是徹底投靠楊巡撫了。狐假虎威之下,楊巡撫的高度就是他的高度。楊巡撫若矮了別人一頭,那豈不連帶他也矮化了?
矮人一頭的感覺是多麼難受。他再也不想品嚐了,至少在榆林邊鎮是不想品嚐了。當倉庫書辦時已經當夠了。
再說向誰低頭不好,怎麼能向掃過他臉面的汪芷低頭?低頭了也沒好處。幾年後汪芷就垮臺了,對她巴結的越好越被連累。
面對方應物的堅決,楊巡撫猶疑道:“汪太監聲威赫赫,聽說一路上宣府、大同、山西巡撫都出城迎接,甚至鞍前馬後的侍奉。。。。。。”
方應物鼓動道:“正因為別人都如此趨炎附勢,而撫臺保持傲骨霜節,豈不顯得與眾不同,卓爾不群?
這也是養望機會!如今汪直在天下士人心中是個什麼名聲,撫臺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撫臺有所表現,必然為天下士林所矚目讚頌!
可以說,如果撫臺保持住氣節,那汪直的名氣有多大,撫臺的聲望就有多高!到手的名聲,撫臺不想要麼?”
文人哪有不好名的,只是大部分人的好名之心壓不住現實利益。楊巡撫聽到名望兩字,心裡動了動,不過仍未作出決斷。
所以方應物勸道:“汪直這次巡邊到榆林。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顯是奔著邊功而來。
在榆林城中別人都沒甚關係,上司是巡撫也好,還是巡邊太監也好。有什麼區別?都是聽賞立功,馬前效命。
但是隻有撫臺所受到的損害最大,一山不容二虎。本來是撫臺你必然是主功,如果自甘屈居人下。大功就會落到汪太監手裡!
晚生知道,這種功勞一輩子也可能只有一次。錯過這次就不會再有。所以撫臺與別人不同,不能委屈了自己,也值得奮發一次。”
楊巡撫聞言苦笑道,“你說的本院又何嘗不懂?只是那汪直是氣焰滔天,很多時候怎麼想都沒用,只怕由不得人。”
方應物無語,汪芷這一年多時間裡,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給文官造成的心理創傷和陰影太大了。
想想也是,一個十幾歲太監剛剛出頭,幾個月功夫就連首輔帶尚書幹掉了一大片,讓內廷外朝天翻地覆般的大洗牌。這樣的氣勢,誰人不驚,誰人不怕?見了就先怵三分。
你們都是看不清大勢的局中人吶,方應物暗暗感慨,便道:“家鄉里有個無賴,無人敢惹,撫臺可知為何?”
楊巡撫不清楚方應物怎麼忽然講起故事,又聽到方應物說:“因為傳言他殺過人,所以就無人敢惹,結果越人無人敢惹,越是被人害怕,他的氣焰就越大。
如今的汪太監就類似於是這種狀況,其實汪太監不能說沒有勢力,他依舊是天子寵愛的親信。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