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4/5 頁)
雖然是清流裡的清流,但清流不等於是不食人間煙火。
不知道是誰帶了頭,起身大步前往院首處,做出迎接姿態。於是便引得柯亭裡眾人紛紛跟隨,不論長幼尊卑,一起前往院首地方。彷彿一瞬間,剛才還接踵摩肩的柯亭立刻放空,成了冷清地方。
面對這種情況,編修方清之皺了皺眉頭。猶疑了幾下。他想起了兒子對他的叮囑:“在翰林院裡,無論見到誰都可以謙卑一點,但見到謝遷,一定要拿出分庭抗禮的氣勢!一定不能自居下風!他雖然現在混得好,但他曾經見死不救、有失道義,在我家面前永遠是理虧的!
人都是善忘的,尊貴的人做過的錯事更容易被世人忘記!只有父親你不斷在他面前擺出另類高傲的樣子,別人才會不斷記起他理虧的那件事!若父親你自己的態度先放低了,別人更不會幫你較真!”
但自己若不同於眾人。會不會顯得太特立獨行、太突兀、太失禮?方清之為難的想道,忽然眼角餘光瞥見身邊還有別人,仔細去看是李東陽,便鬆了口氣。
有李東陽這比謝遷更“老”的前輩都沒動。他方清之跟著更老的前輩不動也沒什麼。。。。。。
悲催的李東陽,年紀與方清之、謝遷其實是差不多的,但卻是名符其實的“老”前輩。
此時李東陽心裡五味雜陳。見到後輩人物謝遷的排場,怎能不讓他感由心生唏噓不已?
他從今上登基那年就進了翰林院。至今已經過去十七年,但還只是個六品侍講。關鍵是仍然拘於翰林院小天地內,沒有出現明顯的上升渠道——詞林官中,從來不看品級,關鍵是看有沒有上升渠道,大學士名義上也才正五品而已。。。。。。
再看看謝遷,比他李東陽入翰林晚十年,雖然說謝遷狀元起點高,但這升遷之快速實在是他李東陽望塵莫及的,人生際遇差距實在太大。
話說遠了,眼下讓李東陽糾結的是,如今環繞周圍的眾人嘩啦啦都去迎接謝遷了,他李東陽去不去?
若去,有點彆扭,他李東陽是比謝遷早入翰林十年的老前輩,去迎接後輩人物實在放不下架子,怎麼看也有點卑躬屈膝的樣子;不去,又顯得不合時宜。
正當這時,李東陽眼角餘光一瞥,身邊竟然還有別人。仔細看去,原來是方清之,而且他一臉對自己有話要說的模樣。
李東陽便鬆了口氣,不是自己不合時宜,是有別人要拉著自己說話,所以不便去院首那裡了。。。。。。
李東陽與方清之兩人很有默契的對視一眼後,不知怎的忽然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齊齊感到忍俊不禁,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起來,意味深長的心照不宣。當然這笑聲在外人看來,只能是莫名其妙。
謝遷今天偷得半日閒來到翰林院,也是開年後聯絡感情來了,關係也是要經常走動的。他習慣性的來到柯亭這裡,站在院門處,便見一群人迎了上來。
寒暄過幾句,謝遷正想領著眾人去柯亭那裡坐坐,但遠遠的望見方清之站在那邊,於是乎謝大人停住了腳步。
之所以停住腳步,也許是謝大人面對方清之天然有點心虛,也許是故意為之,但誰也說不清楚,也沒人能說得清楚。
眾人與謝遷就一直這樣立在院門處乾巴巴的聊著。。。。。。方清之與李東陽單獨被晾在了柯亭,孤零零的面面相覷,看起來很尷尬。
一邊是眾星捧月,一邊是孤立的兩人,翰林裡九成九都是聰明人,當即就有人感到不對頭了,不過沒人說破。有些事情是心知肚明但不能說出來的,只能面上若無其事。
方清之根本無所謂,但李東陽長嘆一口氣。有點懊悔今日不該一時感懷身世鬧書生氣,結果成了這尷尬場面。都忍了十幾年了。還差這一天麼?
卻說方清之又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