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仁義便是成為了一場笑話了吧!”希苼也是冷笑一聲,便是說道。
飛鳳軍和韃子的戰鬥自從成立時候,便是一直都在對抗。縱橫兩淮而不是直接前往南宋的原因,便是要摧毀那些糧站從而打擊韃子的後勤系統。兩淮之地,屢次戰禍,早已是破爛不堪,根本就無糧食出產,若是從北地運來的話,少說也要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蒙古通常都會讓麾下商人購買收集糧食,沿途建立秘密軍站以便補給,同時也是當作收集情報的機構,風陵渡時候的新開張的那家客棧便是這樣的存在,藉助於客棧甚至是商賈的身份,無數的情報被傳遞到了蒙軍指揮官手中。
披著商賈身份的蒙軍間諜便是在這歐亞大地建立起了最龐大的情報機構,決定整個戰役的行徑路線便是基於這些情報的指示下開始行動,希苼等人之所以會惹到集英社的攻擊,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第三十一章 休息時分,暗地裡的戰鬥
“經此一役,想必蒙軍也是傷筋動骨吧。四分之一的兵力損失,只怕需要好好休養才可以!”張勝有些僥倖,想到了那些死亡計程車兵,便是有些舒緩。
此時尚且處於冷兵器時代,雖然有火炮出現,但是依舊改變不了這個時代落後的交通。鐵路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建設,而電報基本是本限制了,資訊的交流已經是停留在飛鴿傳書的程度,一件兩件新式武器並不足以改變狀況。
雙方陣而戰之,對沖而上,進行一命換一命的肉搏廝殺,並不是一場會戰的主流。打到這個份上,往往都是準備一錘定音了。這種身在陣中,不得輾轉騰挪,不得閃避退讓,只能進行最為殘酷的一命換一命的短兵相接戰事。個人的武勇被限制到了極限,唯有最嚴苛的紀律性部隊方有對抗可能,機械般的森冷決定著勝利的情況。
“這可未必,那些死者我曾經去看過。絕大多數都是北方漢人的面孔,也就是說攻城的大多數都是漢籤軍以及新附軍,至於主力的怯薛軍以及探馬赤軍卻是一個沒有。也就是說對方主力部隊並沒有損失,所以對方隨時可能再次攻來!一箭雙鵰,忽必烈果然好計策!”泰提斯畢竟是西點軍校出身,對於敵人的情報是首要掌握的。
一般來說蒙元軍隊主要由四部分構成:蒙古軍,以蒙古人為主,包括少量歸化蒙古的色目、突厥、高麗、党項等非漢人組成的部隊;探馬赤軍,初指從蒙古諸部抽取精銳組成的前鋒﹑重役或遠戍部隊,後來也有色目人等加入;漢軍﹐主要是由原金統治區的漢人和少量女真人﹑契丹人組成的部隊﹐還包括早期改編的南宋降軍;新附軍﹐即滅南宋前後改編的原宋軍。
此外﹐侍衛親軍中還有些按族屬組編的色目人部隊。軍隊按十進位制編制﹐分為萬戶府(統兵3000~7000人)﹑千戶所(統兵300~700人)﹑百戶所﹑牌子(10戶)等4級﹐分由萬戶﹑千戶﹑百戶﹑牌子頭統領。非蒙古軍的萬戶府﹑千戶所又置“達魯花赤”﹐是為監軍官﹐專由蒙古或色目貴族擔任。萬戶府上設都萬戶府﹑大都督府等﹐侍衛親軍在千戶所上設指揮使司。
蒙古軍(包括色目人部隊)主要是騎兵。漢軍﹑新附軍大多為步軍﹐也配有部分騎兵。水軍編有水軍萬戶府﹑水軍千戶所等。炮軍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組成,編有炮手萬戶府﹑炮手千戶所﹐設有炮手總管等。一部分侍衛親軍中﹐還專置弩軍千戶所﹐管領禁衛軍中的弓箭手。
“消耗了三分之一的火器,也不過是消滅了對方兩萬人馬,而且大多數都是漢籤軍和新附軍,這個是同室操戈嗎?”希苼看著那些熟悉的面容,雖然流著同樣的鮮血,但是卻不得不互相的砍殺著,親者痛仇者快的現象就是如此的明顯。
“所以最關鍵的就是將這支主力部隊盡數殲滅,而不是以前的擊潰戰,否則的話依舊是改變不了戰略劣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