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面對正面的數萬清虜主力,形勢必將更為危急,甚至不堪設想。”
朱大典不愧是曾經統率過大軍的重臣,一番話便將眼前的形勢分析得透徹明瞭,龐嶽聽完之後也是無比的佩服,點頭道:“督師言之有理,一旦讓這股清虜繞過萬壽橋直抵長沙城下。戰局必將進一步惡化。以督師之見,我軍該如何應對?派出部分兵馬提前去攔截或是全軍回援長沙城?還是另取他途?”
在來到朱大典這裡之前,龐嶽便已經對此事有過思考,雖然他也知道現在派兵去攔截很不現實、時間上也來不及了。但還是先聽聽朱大典是怎麼說的。
略作思索之後,朱大典很快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派兵攔截怕是來不及了。奴帥多鐸在萬壽橋頓足三日,定不會善罷甘休,眼下又有了如此好的時機,他又怎會視而不見。若是老夫沒有猜錯的話,當你營中的密探將情報傳回之時,多鐸過不了多久也會得到水師抵達鐵嘴灣的訊息。未防夜長夢多,他定會盡快儘快排出兵馬前去與水師配合,說不定就在你我談話的時候便已經出發了。更何況,我軍缺乏水師,即便提前趕到湘江邊上,也無力阻擋。再者,眼下又有哪支兵馬可派?你與馬進忠正率軍與清虜主力對峙,兵力上很是吃緊,至於劉承胤,哼,老夫也不抱什麼希望。”
看來,朱大典真的是讓劉承胤氣得不輕,直到現在說起來依然是餘怒未消的樣子。
聽完朱大典的話,龐嶽試探著問道:“那以督師之見,我軍還是儘快回援長沙為上?”
“當前也只有如此了!”朱大典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不得不點下了頭,“不過,如何穩妥地撤回長沙也正是我等需要細細考慮的。畢竟我軍正面仍然有數萬清虜在虎視眈眈,只要一著不慎,便會令清虜有機可乘。”
雖然龐嶽也不甘心就此被清軍逼得後撤,但眼下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什麼奇思妙計都顯得有些無力。不過,一想到這段時間以來在長沙以北足足令清軍損失了萬餘人馬,龐嶽心裡多少又感到平衡了一些。一次性損失這麼多,恐怕清軍自入關以來還從未有過,這當頭一棒足以讓他們疼些日子了。
想清楚之後,龐嶽向朱大典點頭道:“末將也覺得這是目前唯一可取的辦法了,一切任憑督師吩咐吧!”
“好吧!”朱大典說:“老夫將立刻召集眾將前來一起商議。另外,你快些安排下去,讓你軍中的那個什麼參謀司也儘快做好準備,爭取連夜制定出一份關於回援長沙的文案出來,箇中細節要儘可能詳盡。天亮的時候便帶過來給老夫看看。”
經過前幾天的瞭解,朱大典也發現龐嶽軍中的那個參謀司是個辦事效率不錯的機構,於是便再次提了出來。不過,他可能不知道,關於撤退的預案,參謀司早就做出來了。以防到時候手忙腳亂,龐嶽已經交代參謀司制定了針對各種最壞情況的應對方案。
當然,關於這一點龐嶽是不會向朱大典說透的,因為這種事先考慮最壞情況的做法在當今這一時代的人們尤其是朱大典這種老臣看來,恐怕“自亂軍心”的意味會比“未雨綢繆”更重。
“遵命!”龐嶽領命之後告辭離去。
……
數里之外的清軍大營,一支支點燃的火把、燈籠等將營地中的空地照得透亮。空地之上排列著一個個清兵方陣,從服色和旗號上看,其中包括了滿洲鑲藍旗、孔有德部和河南總兵張應祥部的共萬餘人馬。官兵身上的鎧甲和手中的兵器在火光的映照下泛出星星點點的光輝,一張張面孔或是嚴肅或是猙獰。
多鐸也披上了自己的鎏金鎧甲,親自給這些列隊完畢的清軍做了一番動員。眼下,他的心情相當不錯,水師終於要來了!這也就意味著自己可以派出部分兵馬從水路繞過眼前的明軍直抵長沙城下,不用再頓足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