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5 頁)
過“離開家鄉”的感覺,這一次東渡黃河,才是真正的第一次踏足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界,她忍不住湊過來問道:“朱八大哥,小妹對河對面的情形……呃……完全不瞭解,您可否給小妹說叨說叨?”
去年點燈子趙勝在河對面與官兵掐架之後,朱元璋就讓拼命三郎在河對面的城市裡設定了打探情報的小黑店。現在對於河對面的形勢也算是略知一二。
他淡淡地道:“咱們渡河過去的所在,叫做蒲州,古為畿輔重鎮,曾建中都,是古代六大雄城之一,很有名的地方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你也許聽說過吧?它是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這詩中的鸛雀樓就位於蒲州境內黃河岸邊。還有蒲州的普救寺,是《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
朱元璋嘩啦嘩啦說了一通。又是唐詩,又是元劇的,全是薛紅旗沒聽說過的東西。唬得她雲裡霧裡,滿頭霧水,雖然沒聽明白,但是感覺蒲州好厲害的樣子:“聽起來是很厲害的地方,那裡的官兵厲害嗎?”
“哈!官兵並不厲害。”朱元璋笑了:“當初三十六營也是從這附近渡河,一過去就把蒲州的守軍打了個稀里嘩啦,隨後三十六營分成數十股部隊,從這裡散佈向整個山*西,其中幾股義軍還在蒲州附近轉來轉去,所以蒲州也算是流寇勢力最大的地方之一。官府現在對這裡非常頭痛。”
“原來如此!那咱們這兩股再添進去,豈不是成了三十八營。”薛紅旗笑了。
兩日以後,大軍渡河完畢,無驚無險,對岸連半個來阻擾他們的人都沒有。看來對岸方圓數十里之內,都是無人居住的荒郊野地。朱元璋可以猜想得到原因,去年點燈子趙勝曾在對岸活動,並且與曹文詔部血戰,對岸方圓數十里內沒有人煙就很很正常的事了……良民估計早就被點燈子部捲走或者殺光,偶爾也落網的還要再被官兵梳理一遍……這樣弄下來。還能有活人就怪了。
大軍在河岸駐紮下來,消除了渡河帶來的疲勞感,然後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開始沿著河岸向南前進。
由於這裡是硬地,人生地不熟,朱元璋尤其重視情報工作,斥候放出去了十五里之遠,薛紅旗也自告奮勇地派出了三十名馬賊臨時充當斥候,大軍行進中周圍的一絲風吹草動也瞄不過朱元璋的眼睛。
他們很快就路過一個鎮子,鎮口插著一塊石碑,上書“東張鎮”,在碑後是一片破敗的房舍,房子都是黑乎乎的,顯然被火燒過,鎮子裡當然沒有一個活人,甚至看不到一件完整的器具,地上到處是碎石與破瓦,燒成炭的屋樑橫倒在地上,腳一踩上去就發出咔嚓身,然後化為黑灰。
他們離了燒燬的東張鎮,繼續向南走,裝日之後,又到了一個鎮子,這個鎮子叫做“張營鎮”,這裡的情形與東張鎮如出一轍,整個鎮子都被燒燬,沒有一個活人倖存,到處都散發著一股子毀滅的味道。
薛紅旗楞了楞:“看來山*西的形勢,比咱們陝*西好不到哪裡去!”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自從三十六營渡河進入山*西之後,得到當地窮人的呼應,隊伍瞬間就膨脹到了二十萬人,由此可見一斑。”
眾頭領都帶著沉重的心情,接著向南前進。
又過了大半日,朱元璋的斥候和薛紅旗的馬賊斥候同時奔了回來,興奮地叫道:“前方發現了一個有人居住,還算完好的鎮子。”
按常理來說,發現一個鎮子有什麼值得興奮的?但是……在這種猶如末日旅行般的跋涉中,突然發現一個有人居住的鎮子,居然也成了斥候們歡欣鼓舞的事情。
連薛紅旗的精神都振了一振:“太好了,我還以為山*西沒一個活人了呢……嚇死個人的地方。”
眾頭領其實都有同感,齊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