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5 頁)
覺,他們都感覺到沒有退路了,被朱元璋煽動起來燒燬了戶籍,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回頭路可走。
這是軍心最穩的時候,也是軍心最哀的時候,所謂哀兵必勝,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像朱元璋這種級數的領袖,絕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這是與官兵決戰的最佳良機,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在朱元璋的一聲令下,軍隊開始整列,山寨裡本來訓練了八百名士兵,共分八個大隊,每隊一百人,其中的一隊和二隊,都是最老的精銳,現在已經被王二領下山,繞到官兵後面去了。剩下的還有六個大隊加上朱元璋的三十五名心腹衛兵。
山中物資不足,這六個大隊的武裝都不好,每個人都只能拿一把木矛,只有少量的人矛上有鐵製的矛尖,大部人的木矛只是削尖的木棍,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與官兵拼了的決心。
在軍樂隊奏響的平緩樂曲之中,六個大隊開始下山,他們排成整齊的縱列,從前山的路上走下。
山下的官兵很快就發現了這個行動,立即通報給正在大營裡苦思著攻山良策的楊洪。他一聽賊寇主動下山,頓時大喜:“太好了,這些傢伙放棄難以攻打的山寨,主動到山下來,真是自找死不可活,傳令!別在他們下山時進攻,以免把他們嚇回去了,讓他們下山來列陣,咱們就和他們打一場正正經經的仗,讓他們知道官兵的厲害。”
有些看官可能不明白,楊洪為什麼不趁著對方一半人下山時就開打呢?這樣豈不是可以趁著流寇還沒列好陣,只下來一半的時候將他們幹掉?
其實所謂趁敵軍半渡而擊,大多用於防守戰役,在已方採用攻勢時,敵人守在堅城或者堅固的山寨裡,是很麻煩的。為了防止敵軍縮回堅城,進攻方的將領往往會縱容防守方出城或者下山,任由對手在平原地佈陣,如果你不放任對手佈陣,而是妄圖破壞對手佈陣的行動,那麼敵人很有可能縮回城中或者山頂,再也不出來,讓你一直面臨著棘手的攻城問題。
不信的話,看官們可以看看古往今來的各種戰例,防守方出城佈陣,進攻方從來都是不干涉的,只會惟恐對方不出來。
官兵們接了楊洪的命令,從山口退了開來,向後退了幾乎一里,然後官兵們率先開始列起陣來,楊洪穩坐陣中,身邊環繞著他的五十名家丁兵,然後是軍樂隊,一堆旗令兵和百戶軍官,近五百名官兵在前面排開,其中三百人構成中軍,左右兩翼各有一百人。
擺好陣之後,楊洪笑嘻嘻地看著流寇下山,去年他剿滅鄭彥夫時,也經歷過幾乎一模一樣的場面,他在山下佈陣,然後山上走下來一群流寇,他們傻乎乎的也不佈陣,也不防禦,就這麼吆喝怪叫著向自己衝過來,然後一片一片地倒斃在官兵的矛陣之下。
對付一群流寇,就是那麼輕鬆!楊洪只感覺整個人都有點向上飄的味道,彷彿已經看到勝利在對他招手。
雖然隔了一里遠,但是官兵中眼尖的斥候們,仍然能看清楚許多細節,不時有眼力好的官兵笑道:“看對面的流寇,他們身上沒甲,穿的只是普通的布衣。”
“沒甲是正常的,你什麼時候剿匪碰上對方披甲?倒是他們的兵器,太寒酸了。”另一個官兵叫道。
“那根本不是兵器嘛,只是削尖的木棍。”
“他們這群烏合之眾,比去年的鄭彥夫一夥還要糟糕。”
“是啊,鄭彥夫一夥人好歹還有狼牙棒和厚背刀……現在這群傢伙連鐵都沒有。”
官兵們發出的嘲笑聲此起彼伏,其實在行軍佈陣的時候,士兵們按理是嚴禁交談的,但是明末軍紀敗壞,楊洪御下不嚴,他的軍隊就是這般懶散樣子。
不過官兵們只笑了幾聲之後,就開始有點笑不出來了,流寇們下山之後,並沒有像鄭彥夫一夥人那樣亂七八糟的站著,而是開始列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