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產業都沒什麼可忙的,等到開春。這人要做什麼事,可不都得先跟自己商量麼?
不過淑寧也想到這點了,因此對顧全生道:“顧管事,雖說冬天是農閒時節,還要請你多請教懂行的老人,家中地田地山林與荷塘,該堆肥的堆肥,該護苗的護苗,該防寒的防寒,還有那些水利設施,也該找人察看一番,該修的修,該添的添了。”
顧全生作揖應了,淑寧又道:“這幾年少雨,我記得阿瑪先前修的幾處水利工程都是防旱的,但老天爺想什麼誰也不知道,還是該作些防澇的準備才是。我記得那年修荷塘時,阿瑪叫人把河裡地淤泥挖了運進塘裡種藕,那小河是變寬變深了吧?你若有空,便讓人用沙石築起河堤吧,要優先請我們家的佃農和附近的村民來做。”
其實當時挖完泥以後,張保已經讓人築了個簡易地河堤,加上河床深了,水流不大,其實暫時沒必要再築沙石堤。淑寧這麼說,一來是想在農閒時給佃戶添個進項,二來是想讓顧全生有差使可做,別人不敢找他麻煩罷了。
不過這種大工程是不能越過長貴這個別院總管的,因此她又讓長貴監督錢財支出,免得他心裡又不平衡起來。
交待完這些事,已經近午了,淑寧匆匆吃過簡單地午飯,便坐上馬車回京去。臨行前,她吩咐扣兒,要把幾個收拾好地箱子看好,若是自己從京裡送信來,就要馬上把東西送回府裡去。
在路上的兩個時辰裡,她想了許多。這位崔嬤嬤聽起來不是好糊弄地人物,只怕厲害處不下何嬤嬤。現在父母不在家,人又是外祖母派來的,就算哥哥想攔著,也還要顧慮外祖家的面子,不可能真對崔嬤嬤怎麼樣,而大房四房的人又不好插手。她不想像婉寧那樣受皮肉之苦,最好還是乖乖聽話,多學點東西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就算學會了,是否顯現出來,都在她一念之間。
如果她學習很認真,但表現依然很平庸,又沒露出什麼破綻,想必佟家也沒法子吧?要想在選秀時表現得平凡些,不一定要笨手笨腳,她可以表現得毫無特色啊,只要不讓別人注意到自己就行了。所以,熟知宮規禮儀也是必要的,現在誰家閨秀不學這個?禮儀不周全的人才會顯眼吧?
淑寧在馬車裡細細盤算了許久,素馨在旁邊看著她臉上神色變幻,輕輕喚了一聲,見沒什麼反應,想了想,還是住了嘴,只時不時奇怪地看她一眼,但淑寧卻渾然不覺。
回到伯爵府,已近傍晚了,淑寧先去見過大伯父大伯母與叔叔嬸嬸們,稟告了父母上任的事,聽了一番訓導後,才回了槐院,然後看到端寧正站在院門口迎接自己。
聽說父母弟弟安然上路,而房山別院中一切安好,端寧輕輕點點頭,又道:“崔嬤嬤已經到了,正在房裡等你。妹妹你…要多保重,我今晚開始要搬到別處住了,你萬事多加小心。”淑寧大驚,忙問是怎麼回事。
原來崔嬤嬤來了以後,問過情況。便勸端寧搬到別處去住,因為他已經算是成年男子了,還和妹妹住在一個院裡。不太合適,還說:“少爺十四歲時就該搬出去住了。佟家都是這樣的規矩,想不到這裡府上卻不講究這些。”
其實端寧十四歲那年,父母弟妹都在廣州,他一個人住槐院,自然不需要搬走。回京後。因為又鬧分家又要守孝,不好大興土木。接下來又有了房山別院,他們一家子,一年裡倒要在房山住上七八個月,槐院裡仍舊是端寧住得最多,因此一直拖到要娶妻時,才另行安排院子。
端寧心中雖然不願,但因崔嬤嬤是外祖母派來的,又有佟家管家陪著。不好太駁了面子,才勉強同意了。本來是要搬到外書房去住的,二嫫去驗過新院子的工程進度。收拾出一間偏廂來,讓端寧住下了。
淑寧聽完哥哥地解釋。才知道了是怎麼回事。端寧對她道:“雖說我如今白天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