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5000士兵,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不慌亂,遇困境會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再來看一個外國人的例子。葛力內在一次會議中對一項決議投了反對票。這個政黨的領袖來到他的辦公室,指責他是本黨的叛徒,企圖破壞該黨組織。
葛力內正在寫稿,見政黨領袖過來時仍沒抬頭,好像不知道他就在身旁。來客見葛力內如此冷淡,更是火上加油,越發生氣,於是對葛力內辱罵起來。可是,葛力內就是不予理睬,依舊默默地寫著他的東西。
來客無可奈何,繞著葛力內的桌子兜了一圈,回到原位,又滔滔不絕地重說了一遍。雖然來客幾番重複這套盛氣凌人的指責,但葛力內始終沒有停下手中的活。直到來客詞窮怒息準備離去,葛力內才慢慢地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輕輕地一笑,丟過去一個得意的眼色,說:“幹嗎那麼著急走啊?回來盡情地發洩吧!”
反過來,也可以用刺激對方的方法,看對方的修養、定性如何,例如在商務談判上,刺激的作用和效應都在於能夠引起對方的憂慮不安。在商務談判中,許多場外行動都可能引起雙方的注意力,直接影響談判桌上的形勢,對商談者起到刺激作用。例如:在商談期間,還在繼續和另外的商家接洽;在談判過程中,突然有其他客商找上門來,暫時中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談,抱怨商談時間拖得太久,自己的日程活動安排得很緊;直接和其他客商交換資料,等等,這些是雙方都非常敏感的舉動,可以暗示給對方很多東西,使對方有緊迫感。
當然,這種場外刺激的方法不能亂用,因它們很具冒險性,容易傷害對方的感情和誠意。另一方面,切忌小題大作,故作聲勢,結果“假”客商趕走了真正的合作者,雞飛蛋打一場空。所以,刺激對方必須巧妙,至少要表現自己的誠心誠意,也就是說要告訴對方:“我並不是嫁不出去的女兒,而是確實中意於你,就看你領情不領情了。”這樣的刺激才會促進雙方的理解與合作。
在商務交際中,刺激對方的途徑並不限於言語,一些事實會更有說服力。但是,如果你想繼續合作的話,同樣的道理,應該透過一些環節和細節進行暗示,不要過分傷害對方,例如,如果在價格上爭執不下,你可以拿出新設計來要求對方,或者對原來訂的貨物提出意見,說明雙方都要面對現實,才能有好的合作前景。
看準了就動手,不要患得患失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中庸》
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間的關係。他們看重的是自身的修養,而非一時一事的得與失。孔子說過這句話:“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世上許多事都是這樣,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
患得患失,左右為難時,中庸處世採取的方法是“折中”。朱熹說:“凡物皆有兩端,中大小厚薄之類;於類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又說:“若與之二百則過,與之五十則少,只是百元便恰好。”意思是,所有的東西都有兩個極端,好比大小厚薄之類,在每一類中又可以區分它的兩個極端,透過量度得出它的中點,然後加以採用。好比給一個人錢,如果給他二百塊錢太多了,給他五十塊錢又太小了,那麼給他一百塊錢就是恰到好處。
只有你不怕失去與敢於得到,才是心理平衡的前提,否則你做出折中的決定也是困難的。
柳下惠,魯國的大夫,曾任士師,三次被國君免官。可他卻待在魯國。有人對他說:“你怎麼不離開魯國呢?”他回答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