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忠魏國而加以拒絕。龐涓利用這個事實,向魏王進讒:“孫臏雖然身在魏國,但心仍在齊國,這次齊國使者來就是與他私通的。”魏王大怒,不分青紅皂白,加罪孫臏,就這樣,孫臏莫名其妙地被處以削去膝蓋骨的重刑。孫臏受刑後,龐涓便假惺惺地對孫臏表示關懷,勸他在獄中寫兵書。兵書寫成之後,龐涓露出了本來面目,想把兵書據為己有。孫臏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一切遭遇,都是龐涓造成的。孫臏萬分絕望,他決定忍辱逃生。
從此,孫臏便裝成受刺激過度而發瘋了,龐涓開始並不相信,對他施以種種非人的折磨來加以考驗。把他拖入豬圈,孫臏在豬圈裡又哭又笑,在豬尿裡打滾,還吃豬食,啃泥巴,透過這些殘酷而致命的表演,終於使龐涓相信,孫臏真的瘋了。後來齊國的一位使者來到魏都大梁,孫臏派一個刑徒偷偷地去見齊使,陳述他被害的經過並請求營救。齊使用計策把孫臏用柴車運到齊國。孫臏到齊國後,重用於大將田忌,拜為齊威王的國師,指揮了軍事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杜陵之戰”、“馬陵之戰”等戰役,屢敗魏軍,射殺了龐涓。
歷史上佔取別人的利益而埋下隱患的事例,不勝列舉,所以中庸處世,“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當今,我們處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人人都有一種危機感,生怕丟掉飯碗,丟掉手中的權力,所以有些人行為漸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想投機取巧地侵奪,佔取他人的利益,致使人際關係陷於緊張。當你身邊有試圖已經搶你功勞的人,該怎麼辦?第一,要尋找恰當的機會向對方澄清功勞是你的。第二,不妨誇讚搶你功勞的人,然後重申功勞是自己的。這種方法對下屬和職業女性來說特別需要。第三,退出爭奪戰。初看起來,這似乎不是一種方法,但對某些人來講,這或許是最好的。你應該問一問自己:哪個更重要,是暫時的利益,還是長久的人際關係利益?如果你看重的是與人長期相處的利益,不如把功勞讓給對方,或“以德報怨”,讓對方感到你是個大度的君子。
在為人處世上,我們切不可搶人功勞,佔取他人的利益,往往一時之歡,片刻的滿足,埋下的卻是長久的禍患,要明白世上有種人是“記仇”的,你今天佔取了他一份的利益,他明日可能要討回十二份的利益。
為人要活出個有志氣的樣子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孟子》
人生在世,站立的角度很重要。怎樣擺好自己的位置呢?是集中表現在考慮問題的本身,還是什麼問題都顧及個人的利益呢?拿前者來說,自然會將事情做好,因為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解決問題上;而後者個人利益第一,處理問題越來越糟,即使最後成功了,也會帶來一些難免的損失。因而處理事情,站立的角度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生註定是要奮鬥的。奮鬥者的人生充滿著希望和輝煌。生命在希望中延續,在輝煌中閃光。社會分工各有不同,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維持物質的豐厚,壘成社會的繁榮,他就應為此而驕傲自豪。
就生活的價值而言,能夠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過了自己所喜歡的事,沒有苛待自己寶貴的生命,心靈從容富足,則富也好窮也好,都安安心心。就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而言,只要它確實存在,就決不會因穿著華服或蓑衣而有所改變,關鍵在於有自持之態。不能嗜慾太過,乃至不顧一切,以不正當的手段去謀求富貴。當年,陶潛荷鋤自種,稽叔樹下苦練,均為貧介之士,但他們都沒失去志氣和節操,他們的精神萬古流芳。
秋水淡泊而深遠,倒覺得天開地闊,貧窮的滋味大概都是這樣,因為本身一無所有,對於世間萬物不起執著與貪戀,心胸自然坦蕩。不如富貴中人,宛若池塘百花喧鬧,反生煩惱。秋天可見萬物凋零的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