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5 頁)
從這石亭往正東方向走一百二十里便是秣陵,朝正南方向行八十里是丹陽郡治所曲阿,兩座縣城之間有一百五十里的距離,劉辯要去秣陵屯駐,對劉繇完全沒有影響。劉繇最怕的是劉辯在自己的老巢曲阿賴著不走,若是那樣勢必會被喧賓奪主,但聽說弘農王的目的地是秣陵之後,懸著的一顆心頓時落地。
而且在劉繇的眼裡,秣陵北面是煙波浩渺的長江,南面是巍峨的紫金山,況且縣城四周的土地也算不上肥沃,整個縣城不過六千戶人家,三萬左右的人口,實在沒有多大的戰略價值。沒想到劉辯的目的竟然是這裡,這個訊息委實讓劉繇高興了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劉繇不像劉表那樣排斥劉辯,因為他對揚州沒有多少統治力,雖然號稱州刺史,其實和一個太守的管轄範圍差不多,根本沒法和全面掌控了荊州的劉表相提並論。
這個時期的揚州下轄六個郡,在長江北面有廬江、九江二郡。廬江本來叫做廬山郡,在靈帝初期更名為廬江,治所舒縣;而九江郡就是後來的淮南郡,若是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將在幾年後被盤踞在此處的袁術更名為淮南郡,治所在壽春。這兩個郡的太守一直由朝廷任命,劉繇在這兩地的影響力近乎等於零,根本沒人會買他的帳。
在長江南面有四個郡,除了劉繇現在盤踞的丹陽實打實的掌控在手裡之外,其他三個郡的情況和江北二郡情況差不多。
會稽太守王朗是兩朝老臣,資歷比劉繇老的多,自然不會賣劉繇面子。以前的豫章太守倒是會給劉繇幾分薄面,但境內的山越鬧得太厲害,經常劫殺兩地來往的官差,再加上從丹陽到豫章有七百里的距離,因此劉繇對於豫章的影響力也是微乎其微。
剩下的最後一個就是吳郡,是一個人口眾多,門閥林立,資源富饒的大郡,但太守嚴白虎也是最難纏的。因為這傢伙出身於地方豪強,年輕時做過山賊,後來手下聚集了將近兩萬人,便趕走了朝廷命官,上書求封太守。
彼時,朝廷正被各地此起彼伏的黃巾起義弄得焦頭爛額,根本無力跨江征討嚴白虎,既然他向朝廷稱臣,面子上還算說得過去,於是便向嚴白虎送了吳郡太守的印綬。一個近乎強盜的傢伙,自然不會把綿軟的劉繇放在眼裡。
正是因為對揚州沒有掌控力,所以劉繇才不介意劉辯在江東常駐,反正不是我的地盤,誰有本事誰搶就是了,只要不動我的丹陽,我就沒意見。
“董卓倒行逆施,欺君罔上。劉繇身為漢室後裔,卻無力征討,心中羞愧不已。殿下在揚州屯兵討賊,繇自當竭力相助,豈敢懷有它意?”
摸清楚了劉辯意在秣陵之後,劉繇的心情頓時愉悅了起來,說話的時候也是義正詞嚴,為了表示忠心,又慷慨了一把:“剷除董賊,臣自當略盡綿薄之力,願向殿下獻上糧食三萬石,錢幣兩百萬,金五百,馬匹三百,鑌鐵三萬斤,助大王厲兵秣馬,早日討賊!”
“好……哈哈,劉揚州不愧是高祖後人,漢室忠臣也!待寡人誅除董賊,重振河山之時,必然以重位相授!”
對於劉繇的大手筆,劉辯興奮不已。嘴巴一張,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劉繇身為地方大員,自然不會像山野村夫那樣輕而易舉的就被忽悠了。甚至在他的眼裡,並不是很看好劉辯,聽說董卓手握二十萬雍涼雄兵,已經完全把持朝政,豈是輕易的說剷除就剷除的?但多條朋友多條路,既然劉辯向自己許諾,劉繇自然樂於坐享其成。
最主要的矛盾解決了,其他的便都不是問題。
劉繇又向劉辯拱手道:“微臣在石亭設了酒筵,為殿下與黃太尉等接風洗塵,還望切勿推辭。繇適才所許諾物資,三兩日之後必然使人送往秣陵。”
劉辯欣然同意,帶了黃琬、劉伯溫等人跟著劉繇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