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4/4 頁)
人騷客來此憑弔,儒學鼎盛。兩宋時期江南貢院位於秦淮河畔,成為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於是秦淮逐漸復甦為江南文化中心。
明朝秦淮河又迎來了新的繁盛裡期,富賈雲集,青樓林立,畫舫凌波,成江南佳麗之地。
秦淮河真正熱鬧的是內河,其外河與護城河想通,在南京城南自東向西注入長江,秦淮河主要有兩個入江的河口,一個在城西南的三山腳下,另一在城西北龍江關口,龍江關也就是下關。
南京城西門儀鳳門外的龍江關歷來是個熱鬧的地方,碼頭林立,龍江碼頭往南有個龍江船廠,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廠便在這裡。
朱元璋與陳友諒水戰的時候,開始吃足了戰船之虧,於是立志造大型戰船,基地就是在龍江船廠。永樂帝即位後,龍江船廠得到更長足的展,開始只是造戰船,後來開始改造各式船隻,再到後來,這裡開始建造寶船,龍江船廠在大家的嘴裡又慢慢的演變為寶船廠。
洪武初年龍江的船廠隸工部,都水司郎中總其事,主事駐廠管理。當時廠區規模已經不小,分南北兩處,南稱前廠,北稱後廠。其後隨著大明水師的擴大和漕運的需要,對戰船和漕船的需求越來越大,自蘇州、江西、浙江、湖廣、廣東等地大量的木匠、帆工及造船工人遷到龍江船廠。寶船廠在永樂初年一再擴大,西貼長江,東至秦淮河,佔地面積三千九百四十二畝。約有兩三萬人住在船廠裡工作,算上兵士,總數過四萬人。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風蓬﹑細木﹑艙作(修船)﹑鐵作﹑索作﹑纜作﹑油漆等各式作坊林立,船廠周圍開始大量種植油桐﹑黃麻等實物以供造船之需,此時的寶船廠已經儼然是城外城。
全國各地收攏來的專業工匠被分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所有與船用木竹類匠師皆出於此廂;二廂出船木鐵纜匠,與船用鐵釘索錨鐵匠師歸此廂;三廂出艌匠,製作各式工藝船;四廂出棕篷匠,負責船布硬帆篷製作匠師歸此廂。每廂裡又細分有:析船匠、大木匠、細木匠、鋸匠、竹匠、船木匠、油灰匠、艌匠、箬篷匠、蘆篷匠、索匠、鐵匠等,每一廂定製為百戶,廂又分十甲,甲有甲長。甲長可以算是管理著日常生活事務,而平時這些匠師工作而有專門的作頭進行管理監督,這些作頭一般都是技藝高的工匠,且有一定的管理才能。
寶船廠本來只有士兵和匠師,由於船廠規模的變化和人員的增加,使的原來一些非專業的行業職能部門也擴大化了,別的不用多說,僅僅及照料用來搬運船廠之內建材的許多馬匹牲畜的御馬監匠役就多達千人,且還按著騾馬驢牛等細分。
在這本來荒蕪的土地上,船工的村落一個又一個的建成,新的村名也出現了,非常簡單的被命名為下保、中保、上保三村,這原於鄭和大人的一句戲言,他本人名為三保,於是新的村落就叫上保中保下保,合為三保。(這彷彿是南京人樸實可愛的另一寫照,如建國後,江北有幾個大型工廠,如南京鋼鐵廠,南京化工廠,於是新的城區就命名為大廠區)……
化名為孟卓杭的莊家家長的兒子莊焯航便是艌作作頭。
莊焯航自小喜歡操船控舟,一是他本來就在一個島上長大,另外就是他有一個很疼他的五嬸孃,五嬸孃是漁民出身,當年五叔外放到江西就是帶回了這個百裡挑一的俏漁娘回,這個俏漁娘有一門好手藝,做船的模型。五嬸孃給家裡的孩子們做了很多的小木船,結果真正喜歡擺弄這些小船的就只有莊焯航,莊焯航打小就讓五嬸孃娘教他做小船,直到莊焯航十六歲時,五嬸孃已經沒什麼可以教他的了。
莊焯航抽籤抽到了福建,然後再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