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5 頁)
的親生孩子,目的就是防止日後母子同謀,有所企圖。弘晝雖非太后所生,卻是太后所養,太后雖名義上是乾隆的生母,然而卻不曾撫養過他,其中的感情繫帶,可以自己去感悟和體會。
弘晝荒唐已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只是在家裡面搭靈堂,辦喪事,製作一些小玩意,現在竟然明火執仗地打劫起國家的錢幣來,乾隆決意要藉機整治一下這個兄弟了。按律,擷取國庫的錢幣是要發配邊疆的。可是,太后那道關不好過,清朝時的太后,那權利可大了,統率六宮,威懾天下,甚至是皇帝的廢立,全在皇太后的掌控之間。有些人能當上皇太后,乃是母憑子貴,兒子做了皇帝之後,立生母或是立養母,全憑皇帝的意志,這位能當上皇太后,雍正已有遺昭,就得立這位熹妃,乃是史實,絕非編造。
到底如何處罰弘晝?乾隆苦思冥想之後,罰他去守護陵寢,這已經是折衷之後又打折了,算是警告吧。
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去太后那裡請安,順便把此事通報給太后知曉,只是太后沉著臉,只顧收拾東西,不搭理乾隆,乾隆搭訕了半天,太后也不理他,乾隆只好耐著性子問一旁的宮女,宮女回道:皇上把和親王罰去守靈,太后這是要收拾東西同去。乾隆聽罷,是暗自心中叫苦,已經是最輕的了,太后竟然也接受不了,沒奈何,收回成命。
隔了一天,乾隆找人去打探虛實,太后還是悶悶不樂,問過之後,太后自言沒有見過金山銀山,乾隆見太后然來是因為此事,便去讓戶部湊了些金銀元寶堆了個金山銀山,果真被太后看見,樂得笑不開眼,正在乾隆暗自得意的時候,太后吩咐道:都賞賜給弘晝吧。
乾隆這下才回過味來,著了太后的道了,便回覆道:這可都是向戶部暫借的,請你看著玩的,到時候還得還回去的,何況弘晝擷取國庫錢幣,是要發配邊疆,已經很寬大了,萬萬沒有再賞賜的道理。太后卻道:弘晝那是太窮了,但凡有錢,何必擷取國庫?太后這分明就是偏袒弘晝,沒奈何,只得裝作順從,違心答應。
弘晝免除看守陵寢,便來太后處謝恩,乾隆亦在現場,規勸加數落自是免不了,太后道:你平日事少,怕你閒出病來,你皇兄讓你去督造處,你平日不是喜歡製作些小玩意嗎。弘晝領命而去,去不多時,帶來個小馬紮,請皇帝哥哥太后過目,並坐在上面,當馬騎,滿屋子瘋,之後又趴在地上請罪,太后在一旁樂樂呵呵地看著,像是看戲文一樣,乾隆卻是強顏裝歡,發作不得。
這段故事,是弘晝的後人說出來的,是否確有其事,想必這位後人也不曾考證,作者也是道聽途說,是否為其後人所說,亦不曾考證,只當博人一笑而已。
卻說乾隆回到御書房,想到自己身世成謎,又想起太后對弘晝的多方偏袒,越想越窩心,越想越來氣,這時又有近侍將一本摺子遞上,乾隆無心翻看,讓近侍將大意敘述一下,乾隆不聽則已,聽完之後,一拍龍案,呵斥道:一個小小的生員,不好好地讀書,安敢妄議國是,居心何在?一定要嚴查不殆。
乾隆口中的生員,乃太學院的一名在校學生,這名學生居然就回疆一帶的緊張局勢上了一道奏章,說的頭頭是道。
乾隆此時正在極度煩悶之中,一觸即發,一肚子氣正沒地方發洩,正好有人來觸這個黴頭。乾隆傳下諭旨:嚴查不怠。
可傳來的結果卻是,那位生員及其教員一起上吊自殺,新案帶出舊案,拔起蘿蔔帶出泥,一時人人自危,牽連甚廣,查來查去,坤寧宮牽涉其中,皇后授意太學院遞上一封奏章,太學院不敢不從,又擔心擔不起干係,就慫恿學生,那些學生於是將意見歸於一處,由一名文筆不錯的學生主筆,於是一張文字激揚,分析透徹,措辭嚴謹的奏章寫成了,然後由太學院遞了上來,結果學生倒了大黴。
這位拉娜皇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