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5 頁)
�膊豢蝦頹鼐�環妗�
那邊趙歇和張耳被困鉅鹿城,時日既久城內糧食已盡,兵力又弱,其間張耳多次派人召陳餘前來救援。
原本憑二人過命的交情,張耳前一兩回派人送信求援得不到迴音,還疑心是使者被秦軍所劫殺,於是又屢次派人去送信。這一送就送了好幾個月,眼看鉅鹿城即破了,可陳餘那邊還是按兵不動。張耳大怒之後終於肯面對事實,他平生至交陳大將軍把他給踹了。
心中怨恨的張耳又派張陳澤二人去責備陳餘。既然你已見死不救,那麼難聽的話少不得得多聽兩句了。
張陳澤潛出城,來到陳餘軍中,以張耳原話斥責道,“想當初患難之時,你我二人結為生死之交,互為刎頸,如今趙王和我被困鉅鹿城,城小糧絕,城破旦暮。而你擁兵數萬,我屢次求援,竟視若無睹見死不救。此番為臣是為不忠,如此為友亦是不義。你可曾想過我二人當年的至交情分?請閣下遵守互為刎頸的信諾,發兵與秦軍決一死戰,或許我趙國還有十分之一二的生機。”
這話說得是相當重。古代文人賢士最忌諱不忠不義,可見張耳心中怨恨已深,話說得既重又句句刺在痛處。而陳餘對此的反應卻讓人大跌眼鏡。
陳餘說:“不是我不救,而是無能去救。秦軍強大,我若向前進軍,不但救不成趙,還要白白地全軍覆沒。出於這樣的考慮,我絕不能出兵。另外,若是趙王與張先生有個萬一,我還要肩負起為趙國,為張先生報仇的重任。所謂任重而道遠,只得忍辱負重行事了。我這番苦心希望你二人轉告給張先生。他是賢人,這道理就如同把肉送給飢餓的猛虎,於事無補啊!”
陳餘說罷掩面欷,只把張陳澤氣得七竅生煙,當真好一個刎頸之交。二人齊道:“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歸於盡來確立誠信,哪裡還顧得上以後的事呢!”
大家既已撕破臉,別的話就好說了,陳餘冷笑:“已經說了,不是我怕死,而是不想死得毫無意義,二位既然將誠信看得重若性命。如此成全二位,撥你們五千人馬,你二人且捨生取義去吧!”
陳餘說完拂袖送客。張陳澤二人領了區區五千兵馬怒而迎戰秦軍。
在強大秦軍面前,五千人馬無異於飛蛾撲火,直被秦軍殺得片甲不留,張陳澤二人戰死軍中。這二人本是張耳親信,此刻死在亂軍中,自然無人回去報信。張耳久等不到回信,疑心這二人被陳餘所殺,鉅鹿又危,由此心中更怨陳餘。
自此,這兩位好友生了間隙。
項羽大破王離軍,解了鉅鹿之圍後,趙歇和張耳終於出城。拜謝完項羽的救趙之恩後,張耳立刻去辦私事——和陳餘之間那筆賬是時候該算算了。
張耳怒衝衝跑到陳餘營帳內,開口就指責陳餘枉顧情意,見死不救。那話說得是相當重,只差沒破口大罵。而陳餘理虧根本無從反駁,其實這時候他也後悔,原以為鉅鹿城必破,想不到這姓張的命這麼大,項羽又太牛,只用三萬光速破二十萬。
好一通罵後,張耳又問:“之前派來求援的張陳澤二人呢?”
陳餘也是吃驚:“我給了他們五千兵馬,讓他們去解鉅鹿之圍了。”
張耳一聽差點沒啐出來:“怎麼說得出口!原來你我的情誼就值區區五千兵馬。”再想到當日陳勝用三千兵馬打發自己上路的情形,張耳頓時又悲又憤,欷感慨亂世中人心不古。
“好了。別的我也不多說了。張陳澤對我素來忠信,你把二人交出來我們前事不論。”
“他二人真的已經領五千人抗秦去了,難不成死於亂軍中?對了,一定是這樣。張大哥這一點你可要相信我。”
儘管陳餘賭咒發誓,但張耳心中怨恨已深,說什麼都不信,不依不饒認定張陳澤二人已遭陳餘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