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頁)
夜裡一樣昏暗,乘著一個很短的間隙裡,風雪稍微小一點,趙庭柱和張亞虎就帶著馬幫的弟兄一窩蜂的衝出去砍了大批樹枝幹柴回來。這麼冷的天氣裡,在這種山洞裡要是沒有篝火烤著,別說是那些傷員熬不住,普通人也受不了。
馬幫的人帶著一個黑鐵鍋,用從日本兵那裡繳獲的大米燒了一鍋飯。
宋彪起床之後感覺身體有點冷,就在空地上連續練完三套軍體拳,這玩意最早是在越戰時期形成,實戰效果是有點,更多還是練一個感覺和信心。
武警部隊的訓練其實比集團軍要更側重身體,宋彪對於這一點的體會更深,因為武警部隊專門針對“內部敵人”,戰術和高科技要求不高,武警部隊對軍體拳的要求自然也就更嚴格一些。
東北的大雪天真是冷的驚人,估計有零下二十度的氣溫,還好趙庭柱他們準備了一些乾柴,山洞裡一直點著火堆,情況要好很多。
宋彪打完三套拳,全身也熱乎乎的舒服很多。
這時恰好那一大鐵鍋的米飯燒好了,身材最是矮小精悍的新土匪李二狗立刻盛了一大飯盒的米飯端過來,和宋彪咧著一嘴黃牙笑道:“大當家的,小日本挫子的大米真他孃的香,俺給您盛了一大碗,咱們馬幫那邊有一皮袋子的辣白菜呢,您要不要來一點,等雪停了,俺出去給您打個狍子解饞。”
宋彪也聞著飯香,就將鋼製飯盒拿過來吃了兩口雪白的米飯,飯盒是從日軍那裡繳獲的,反正馬幫這邊有馬力,當時只要是個東西,馬幫的人都拖了過來。
大米飯這東西對現在的東北人來說還是挺特別的,因為在日軍佔領東北之前,東北並沒有大面積種水稻的習慣,後來是日本強制推行,東北才逐漸開始大面積的種稻子。
東北農業中最為特別的肯定是東北大豆,1904年,質優價廉的東北大豆第一次銷售到國外,贏得了國際市場的普遍好評,從此使得東北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在被日本佔領的三十年年代,東北大豆曾經佔據了國際大豆出口市場的70%份額。
日軍的這種飯盒也比較特別,彎形的豎筒狀,能放一個望遠鏡的那種型別,有蓋子,明治三十八年之後增加了一層,變成了雙層鋼製飯盒,可以用來煮米飯、拌炒麵、煮水,行軍的時候也會用來存放乾糧。
日本陸軍在明治時期是先學法國,後學德國,在後勤供應等方面則幾乎照搬法國,這在整個國際世界都是很普遍的情況,也可以稱之為拿破崙綜合症和普法戰爭效應。…;
日軍在行軍過程中會將各種主食分在小袋子中逐一發放,米、鹽、糖都有單獨的小包裝,此外還有罐裝的魚肉、豆醬粉,一戰之後,這些常規食品就被稱之為a類行軍食物供給,另外一種是b類,也就是被日軍稱之為“assakukoryo”的軍用壓縮餅乾,二戰時期再發展出新的c類行軍食物供給,即被稱作“suryoshoku”的高階行軍營養口糧,由巧克力、花生、芝麻、麵粉、鹽、糖、梅乾等混合製成,補充了更為充分維生素b、c群,以預防在南洋和中國南部地區作戰較為常見的爛腳病。
所以,日軍單兵外出作戰基本可以攜帶滿足20天所需的食物供給,這就是日軍21天攻勢的基礎,**和共軍在這方面的差距很明顯,**五天斷糧,共軍意志強一些,但也頂多撐個七天。
宋彪很適合當土匪,或者說軍人和土匪本來就是一家,他吃了兩口米飯,感覺還不錯,就將背囊裡的那兩盒軍供餅乾都拿出來讓大家分掉吃光,即便不跟著他乾土匪大業的那些馬幫夥計都分了一份嚐個新鮮。
外面依舊下著大雪,在二狼洞裡的這群馬幫人都很喜歡宋爺,人人混個熱鬧,大家很是開心,彷彿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山洞裡過著的日子才是最痛快的。
中國人一貫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