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 頁)
能純。
治病就跟使劍一樣,用心才能治本,練五禽戲時更應注意神似而非形似。
五禽戲 五臟 精氣神
虎戲 腎 精
鹿戲 肝
氣
熊戲 脾
鳥戲 肺
猿戲
心
神
靜坐就是不生病的大智慧之一(1)
靜坐也能養生治病?可能很多人對此會有質疑。但是大道至簡,“靜坐”不是我們通俗意義上的“不運動”,對於中醫養生來說,“靜坐”是一種高階運動的特殊形式。正如《黃帝內經》所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老中醫一般都是高壽,那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作為中醫名家,每天給別人治病,那麼,他們自己是怎麼保健養生的呢?
劉渡舟是中醫圈內如雷貫耳的名字之一,正如同“張藝謀”三個字對於中國電影圈的影響。一生救人無數的劉渡舟先生,曾在自己七十六歲的時候向我講授了自己的養生秘訣:“垂垂老矣,然尚能飯,能講學看病,能完成任務。得力之處,自思每日打坐一個小時,從不間斷,持之以恆。”
他是這樣向身邊的人具體介紹他的養生方法的:
儒、釋、道三教皆有養生之法,而皆主張靜坐。教人患心摒念,放下塵懷,從“恬淡虛無”四字入手,少一點妄念,便多添一點正氣,久而久之,則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靜坐)
靜坐又稱“打坐”。一開始坐時,你會發現思想是很雜亂的。要想名利財色皆為身外之物,而人生苦短,如露如電,應做如是觀。把一團似烈火的心冷下來,給心鬆綁,心得自在,不被物慾所擾,則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如此,就可以做到《內經》講的:“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大道真是至簡啊,一個簡簡單單的靜坐,就能做到《黃帝內經》中所講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國傳統養生方式的打坐,和風靡世界的時尚運動——瑜伽一樣,都主張靜坐,而我發現,在諸多的養生保健法中,靜坐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運動方式之一。
古人言:“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指靜坐)。”而對中醫養生來說,靜坐絕對不是“不運動”,而是高階運動的特殊形式。
說到此,可能有人還是不明白:簡簡單單的靜坐,怎麼就能夠“真氣從之”呢?怎麼就能夠讓我不生病呢?
讓我舉個例子您就會明白:我們都有過登山遊玩的經歷。爬山,其實挺耗體力的。我時常開玩笑地和患者朋友講:“如果爬山不是一種遊樂,而是有人讓我們馬上衝到山頂上去送封信,那麼,爬山絕對是件特別累人的差事!不過,如果是心裡放鬆地去爬山,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同樣要流汗,但感覺完全不同,效果也更不一樣。為了任務完成的去爬山,心中充滿的是緊張、責任、沉重、單調,毫無樂趣可言。而和家人朋友一起爬山,心中則充滿的是輕鬆和舒展。
看似同樣的爬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效果。而對於健康養生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很多的疾病,是由於“心累”造成的,這種心累,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劉渡舟老先生所說的“名利財色”這些“身外之物”,如果生理上和心理上擺不平的話,都會構成“物慾所擾”。而這種擾亂,則會潛移默化地積澱為身體的不適或疾病。
那麼,如何“給心鬆綁,心得自在”呢?劉渡舟老先生從《黃帝內經》中找到了靜坐養生的方法:回到家裡,只需要安靜地盤腿而坐。兩三分鐘或者十幾分鍾都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