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頁)
假如我們把中國的“王”作為一種總督型別,也就是“皇”之下的一個級別,實際上中國的“天子”有可能相當於西方的“Duke”。這樣也就好解釋為什麼秦嬴才“始皇”,之前中國的國家首領確實並非“皇”。在西方,皇帝之下的最高爵位確實就是“Duke”。那麼實際上拿英語的爵位對照周朝的爵位可能就是:天子(Duke),公(Marquis),侯(Earl 或Count),伯(Viscount),子男或許為兩個爵位合併了,所以是(Baron和Lord)。
在後世的許多作品裡,由於夏商沒有傳下來許多文字,所以一切都由“周”這個會流利說話的族群說了算。因而有關周滅商的傳說都是以德勝人,但實際上考古證明周人在生產力上也遠遠超過周圍的文明:“張家坡出土的新材料足以證明,周在伐商之前,就已達到了比當地……的文化高得多的水平” 。很值得追究他們的根源來自哪裡,他們是憑空就發達了還是有通往文明核心的神秘通道?商為什麼沒有抑制住他們?或者我們更需要問:商為什麼更落後了呢?也許,這個問題依然要從交通工具上的革新發展來要答案,比如馬匹的廣泛使用是否對於這個改朝換代產生了作用,而其中的一個族群使用了他們另外一個族群沒有使用他們,就足以造成很大的差別。
周替代商是一個內陸戰勝海洋文化的例證,考慮到周已經在陝西附近發展了很長時間。儘管商周之間存在密切的姻親關係,但集團利益壓倒了一切。周之取代商很可能還有其它我們沒有觀察到的環境外因。
周人與商人文化上既統一又有區別的事例在卜辭方面得到展示。周人也占卜,並且記錄於龜骨。“但在幾個方面,其與殷人卜辭有明顯的差異。首先,它們非常小:最大的字長8毫米,寬5毫米,不過最小的字僅長、寬各1毫米,需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其次,卜辭中的月相詞語,清楚地表明,被用於占卜的宗教曆法是太陰曆,這些月相詞語頗有特點,殷人的甲骨文中沒有這項詞語。再次,卜辭的內容,是關於發生在周王朝朝廷中的事件及祭祀活動。最後,其甲骨整治和鑽鑿形制與殷人的大不相同。”
這些特點顯示出,周與商之間不僅在文化上分道揚鑣了,而且各自大有戒心,比如字刻得那樣小,恐怕就是不願意讓人輕易發現。一個直覺是,即便商周同宗,周朝統治者也發展了新成員,否則他們為什麼連宗教曆法都不同了呢?
天文曆法引出的秘密(1)
據說古代全球人都使用“太陰曆”,周人就使用了“太陰曆”。至今依然有幾十個國家與地區使用“太陰曆”,這就是###教國家,或許我們該說阿拉伯半島的人們對於“太陰曆”更執著一些。“太陰曆”的使用主要是因為農業的方便,它來源於“朔望月”的週期。
“朔望月”是個重要的天文概念,意思是:月球軌道中月球與太陽或地球處於同一直線的兩點之一。“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時刻,黃經差等於0度,這時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亮;“望”時黃經差是180度,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滿月。連續兩次“朔”或“望”之間的時間叫一個“朔望月”。“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是固定的,有時29天19小時多,有時僅為29天6小時多, 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3秒。
中國的夏商周三代並非統一的“陰曆”,只周朝使用了“陰曆”。據說對於商朝的歷法使用情況專家意見比較混亂,認為使用了陰陽曆,但陰陽曆中也包含了“朔望月”的太陰曆。夏朝的歷法還並不十分清晰。無論如何古人的歷法一定與“月相”或“朔望月”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朔望月”本身可能有著恆久統一的政治意義。
在遠古,一種新的歷法改革或啟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甚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