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回 同師門再相逢,躍馬莽山(1)(第2/3 頁)
家最是無情,如果不殺了這個年幼的弟弟,勢必會在李亨的後代繼承皇位後造成威脅。恰好此時,野心不斷膨脹的李奐啟奏,要再調當年大破叛軍的興平軍開赴洛陽,以圖一勞永逸的解決已成強弩之末的叛軍。更主要的是,他想趁機掌握住兵力最強盛的興平軍,為自己的私慾控制這支部隊。
於是,李亨暗中派人帶著他的親筆諭旨,趕在李奐排程興平軍之前上了莽山,在道觀外製服了四個侍衛,強行闖入道觀之中,並且拿出聖旨以及假傳唐玄宗的話,要帶楊玉環母子回京去,或者就帶走幼子李御。
楊玉環當然不忍心讓人帶走愛子,雖然對來人的目的深感懷疑,卻也毫無辦法。只好離開了道觀,回到半山下的那個大院準備。
咱們且放下這段,回過頭說一下急匆匆帶著兵部令牌的李奐。此刻,他在莽山腳下的小鎮暫歇,在酒樓吃過飯,帶著手下繼續向興平趕去。他哪裡知道,就在他離開京城的時候,還有一隊帶著機密聖旨的人馬快馬加鞭的出了長安,他們緊緊的跟在李奐身後,也不另找一條路超過李奐,看來就是要等李奐到達興平的時候,他們隨後就到。
卻說李奐到了興平,見了興平軍的領軍將軍之後,把兵部的令牌拿了出來,傳了皇帝的口諭,明天就要在操場上點齊兵將,要帶著五萬軍兵立即開往洛陽。興平軍的領軍將軍見了令牌,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懷疑,馬上交割了印信。同時又傳下令去,明天在操場上點兵,讓各部的參將和校尉按時帶著本部人馬等待點兵。
李奐志得意滿的接了印信以後,心中自然是高興,近十萬人馬的興平軍,還有上千員能戰的將軍,除了留下一部分守衛各處要緊的地方以外,帶著五萬精銳去洛陽,這興平軍不但能征慣戰,而且此前就大破過叛軍,旌旗招展的大旗這麼一揮舞,估計已成驚弓之鳥的叛軍就要四散奔逃。那麼最後平定叛亂的功勞就被他獨享了,後面依靠著興平軍和自己這幾年籠絡的那些重臣,以及各藩鎮力量,要不了多久,他就是朝廷上說一不二的人了。
再說興平軍的領軍將軍是郭子儀的部將,也是深受皇帝喜歡的將軍,要不然怎麼會把現在戰鬥力最強的興平軍交給他帶著。雖然他看到兵部令牌,又接了皇上的口諭,交割了印信,但是心中還是不安。等李奐洋洋得意的走了以後,他把幾個最心腹的參軍和大將悄悄的找來,大家一起商議一下這事兒。
“諸位將軍,剛才李奐前來交割印信,他有兵部的調兵令牌,還傳了皇上的口諭。明日,就要在操場上點齊兵將開往洛陽平叛。當初,皇上曾密令我等看好興平軍,這是皇上唯一信得過的一支軍隊了。大家以為如今之事該如何?”領軍將軍首先說道。
一個參將開口說道:“將軍所言極是。我們只聽皇上的軍令調動,任何人沒有權利的。但是,這李奐將軍帶著兵部的調兵令牌,不是假的,還有皇上的口諭。如果沒有皇上的允准,他也拿不到兵部的令牌。看來這個不假。可是,正如將軍所言,咱們興平軍駐紮在此,是拱衛京城的,如果全部調空,一旦流竄的叛軍回頭攻擊京城,只怕我們回援不及而受到皇上的責罰,那時又該當如何。”
其他幾位將軍也都點頭稱是,興平軍被皇上作為重要的軍事力量,這幾年也是封賞頗多的,在叛軍日薄西山的情況下,本來不需要興平軍再出生入死的去平叛了,已經排程在洛陽的各地勤王兵馬,加上朝廷追擊流竄叛軍的軍馬,現在完全夠用。雖然,徹底平定叛亂還需要時日,那也不長了。在這個時候還調動最重要的興平軍,顯然不合適。
領軍將軍說道:“我認為,皇上必然會有其它打算,諸位將軍多辛苦,約束好自己的人馬。在明日點兵之前,咱們還是靜等皇上的訊息吧。”
這些人正在商議,忽然一個親兵進來,走到領軍將軍身邊悄聲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