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4/4 頁)
為周全細緻的李上校紅了臉倒是很少見,吳孝良有些驚訝,看著他這副神態突然想起了當年在保定軍校時,方其道的那副樣子,笑道:“國家權力機關掌握生殺大全,如果不依法照章辦事,屈從了一些人的意見視法規如無物,就等於踐踏了權力部門的權威,只要合法,哪怕會讓一些人不滿意也要堅持,只有走過了這個坎,我們才算是邁上從人治到法制的道路。”
一時興起,幾個人的話已經跑了題,憲兵上尉進屋打斷了三個人間的爭執,實際上是吳孝良和李又廷之間的爭執。
“孫百光家已經被嚴密看管起來,棘手的是有百姓聚集在孫家門口,嚷著要他以命抵命呢。”
孫百光雖然算不上無惡不作,但是對於敢於挑戰他權威的人卻是辣手無情,因此也結下了許多仇家,如今樹倒猢猻散,破鼓萬人錘,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自己斃了他呢。吳孝良轉臉對李又廷道:“李秘書長安撫民心是你的拿手好戲,我聽說你在劉莊搞的不錯,這次也交給你了。告訴百姓們,省政府一定會依法,公正,公開的審判孫百光,請他拭目以待。”
李又廷雖然一時間接受不了吳孝良那套不顧及民意的理論,但還是贊同依法,公正,公開這三條的,答應一聲便隨著憲兵上尉去了。
屋剩下吳孝良和李澤軍兩個人,吳孝良疲憊的靠在椅子上,合上雙眼,李澤軍輕手輕腳的向外走,卻被喚住。
“外蒙方面壽亭的人到了哪裡?”
李澤軍身子一陣,旅長終於打算用綏東舊人了,立刻回道:“據說已經過了東營港,也就是這一二日便到。”嚴格說外蒙方面來的人也不是綏東舊人,他們是蒙古大扎薩克汗王多爾濟的禁衛,當初條約限制不許吳孝良再調動指揮綏東現役軍人或者曾經在役的軍人,卻沒規定不許使用蒙古人,據說多爾濟特地挑選了二百人,這些人均由綏東軍校畢業,年齡均不滿二十,均有過實戰經驗,都是上好的苗子。
但是人數眾多,由陸路走目標太明顯,只好先去綏東,再由綏東乘船到天津,再由天津轉船,乘坐良大輪船公司的貨船到東營上岸,順便押送著大批物資趕往臨淄。
“不但多爾濟派了人,方致之也派了二百退學的軍校生一併趕來。”
吳孝良這才知道綏東也派了人來,他明白李澤軍瞞著他是怕自己反對,如今木已成舟還能將這些為了來山東而退學的軍校生們轟走不成嗎?顯然不能。
臨淄城內雖然經過一日一夜的戰,但波及面並不大,受損的不過是省府院牆和附近被拆了房梁的民宅,吳孝良代表省府賠償了那家人的損失,然後釋出安民告示,穩定市面,最後安頓了前來解圍的村民,等第二天一併檢閱訓話,激勵士氣。村民團的臨時首領楊樹一則破例在當晚就得到了吳孝良的接見,興奮緊張的他直出冷汗。
誰知第二天一早,一位自稱由樂昌趕回來的商人求見,據他說,在樂昌發現了大量有膠南過來的兵,看情形是奔臨淄來的,希望省主席早作準備。
開始,朱武生以及李又廷等人都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並不可信,商人不過是想邀功請賞。但隨後派出去的偵察兵,確確實實的帶回了一大股不明身份的軍隊正在向臨淄運動的訊息。規模應該三千至五千之數,如果這些人來意不善,臨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朱縣長心一陣嗟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難不成還要自己出去使那拖延之計嗎?可又能等誰來救呢?口泛起一陣苦澀,但他卻意外的發現吳孝良既不驚慌也不著急,暗贊果真是上將軍的材料,胸有激雷面如平湖。殊不知,此時的吳孝良胸別說驚雷,就是風也沒有多少。
第374章 閱兵式
昌樂縣城某富戶大宅,一位等身材的少將軍官衣裝不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