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初至,從龍門口入,兩岸壁立,一私冷然,絕水而胎,踐沫如雪。水側春草盛茂,夾毅送青。更前則群松蔽山,蒼草彌望,殿寢黃瓦,乍隱乍現於碧陰之中。好風徐來,青香滿袖,清肅之氣,祛人煩勞。
從陳治重的詩注中可以看出,到清朝滅亡,民國成立後,清東陵還保持著原有的磅礴氣勢。由此也可以看出,為培植、保護這個陵區,清王朝的歷代帝王都曾費了多麼大的心血。
由於清朝歷代帝王都認為能夠在上吉之地建陵,便可以&ldo;開福扯於隆基,綿萬年之景運&rdo;,故陵寢在他們的心目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為了保護陵區的安全,在陵區周圍開割了火道,豎立了紅、白、清三道界樁,界樁外是20 裡官山,並在前圈東、南、西三面築起了40 裡的風水圍牆。
陵區的圍牆又稱風水牆,有保護陵區風水之意。順治的孝陵完工後,陵區的風水牆也開始建設,並初具規模。以後歷朝不斷增建、維修,並逐步完善。整個牆高達9 4 尺,厚2 8 尺.大部分為城磚灰砌灌漿,有的山嶺地段用山石砌成。前圈東西的圍牆北起馬蘭關西城根,與長城相接,往南依次經過二洞、九洞、水洞、福君山至馬蘭峪西城外,留有一門,稱東門口。此門專系八旗官兵及在東陵上當差的員役出人之門。康熙二年,在昌瑞山建造孝陵時,就在
第五章軍部密謀/ul
陵區東側、&iddot; 長城隘口的馬蘭關設副將鎮守,專司陵區的防護之責。雍正元年改馬蘭官副將為總兵官。自乾隆元年始,馬蘭官的總兵官由八旗漢軍人全部改為八旗滿洲人充任,其職別和身份越來越高。
由於陵區之內,特別是後龍地界,到處是茂密的樹林.叢生的雜草,堆積的枝葉,漫山遍野,無邊無際,極易發生火災。故每年都要將風水牆內的荒草除割一次,除割的時間一般定在農曆九月初一,如遇閏月,則從八月初一開割。每到這時,由馬蘭關總兵衙門先期在路口貼出佈告,曉諭滿漢軍民人等屆期進人風水牆內割草,各口、門官兵則嚴格搜查,嚴禁夾帶火鐮、煙包及其它易燃物品,次年三月初一停止割除。
為防止陵區外的野火延燒到陵區內,早在康熙二年就由守陵官兵在後龍的東、西、北三面開割了一條寬30 丈、長84 裡的防火之道,在火道之內,把一切樹木、雜草砍除乾淨。每年割除一次,由白露節開始。馬蘭關鎮標的左右兩營各派兵一百名,分別由千總、把總二員帶領,予以割除。自乾隆元年開始,又從陵區東側的靈窩溝起,分別向北、向西再轉向南開設了一條寬20 丈,長320 裡的外火道。道光七年,又在昌瑞山後開割了一條長21 5 裡的裡火道。至此,陵區的後龍已形成了裡、內、外三條火道。而前圈自乾隆四十六年和同治五年,也分別開設了兩條十餘裡的火道。由於這些火道的開設,使清東陵歷經二百多年而未發生過重大火災。與此同時,火道也逐漸成為陵區邊界的標誌之一。
當然,清東陵之所以未遭火災和人為的破壞,儲存完好,這與清王朝派遣的最為精銳的八旗兵丁直接守護各陵有重大關係。按清王朝規定,凡皇帝陵,設總管一員、翼長二員,曉騎校二員、章京十六員、甲兵八十名左右。這些官兵每月分成八班,每班有章京二員、甲兵十名,晝夜傳籌巡邏。到光緒朝中期,駐紮在東陵的八旗
222 /日暮東陵
兵總兵力達1100 多名。
除此之外,設在馬蘭關的綠營是專門保護東凌陵區安全的軍隊。雍正元年下轄3 個營,隨著凌寢的不斷增建,到嘉慶五年,馬蘭鎮已下轄8 個營,人數由原來的600 名擴充套件到1 千餘名,到光緒九年,人數猛增至3157 名。另外還配備了數量可觀的武器裝備,其中刀類就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