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5 頁)
百六十名,武舉錄取武進士一百二十名。其中又出了一件稀罕事,分別高中文武兩科狀元的許士林與戚保山不僅是同鄉,更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可謂千古未遇之奇聞。許多官員就此事紛紛上表稱賀,皆說是天子洪福,大胤王朝得上天庇佑,才有降下如此英才。
據說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的慶隆帝得知此事後也是龍顏大悅,當即傳旨說將款待文武進士的鹿鳴宴與鷹揚宴併為一處,並決定親自出席宴會接見這些文武英才,更要親眼看一看許士林和戚保山這兩位未來的國之柱石。
天子一言既出,自開始接手各種政務的寧王之下,連同一應與此事相關的文武官員上下人等俱都忙碌起來,經過數日籌備之後,這一次的盛宴按照慶隆帝的要求如期舉行。
各共四百八十名文武進士俱都披紅掛綵,騎乘高頭大馬,由許士林和戚保山兩位魁首當先而行,先在帝京幾條通衢大道巡遊一遍,供百姓瞻望一番之後,才由隨行的內監引領來到午門前下馬,依次魚貫而行入宮赴宴。
此次宴會設在皇宮御苑之內,數百張几案與坐席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一片廣場之上,望之蔚為壯觀。
內監引領著一眾文武進士各依名位入席落座,剛剛安排妥當,便聽到一聲呼喝從遠處傳來:“陛下駕到!”
一眾文武進士早在禮部演過禮,即使武進士中的一些粗豪漢子也已懂得見駕的一應禮儀,當時盡都慌忙起身,肅立垂手迎駕。
不多時,已變得鬚髮蒼蒼、形容枯瘦的慶隆帝乘御輦而來,寧王在一旁步行扶輦而行。
等到慶隆帝顫巍巍下來輦車,由寧王親自攙扶著在正面的一張几案後落座,眾進士一起按照在禮部學會的禮節舞蹈而拜,異口同聲地高呼:“吾皇萬歲!”
慶隆帝雖然老態畢現,今日的精神卻似乎不錯,兩道目光在下拜的數百文武進士身上略略掃視一週,臉上現出滿意的微笑,隨即向著身邊的寧王擺了擺手。
寧王會意,先上前一步高聲道:“眾卿平身!”待到眾人謝恩後紛紛起身,又傳命請諸人就坐開宴,當時便有上千名內侍手捧托盤將各種佳釀珍饈送到眾人面前的几案上。
寧王先代替慶隆帝與眾人同飲三杯,側身聽慶隆帝說了一句話,便開口道:“陛下有旨,傳許士林、戚保山上前。”
位在眾人之前的許士林和戚保山急忙應聲而出,在慶隆帝前再次下拜。
慶隆帝開口說話,聲音雖然低沉卻清晰入耳,與他此刻風燭殘年的形象頗不相符:“難得你二人一文一武才略超人,如今既已高中狀元,當竭誠報國,不可懈怠!”
許士林和戚保山齊聲答道:“微臣謹遵陛下教誨,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得好!”慶隆帝呵呵一笑,似乎極盡歡愉,隨即將聲音提高,竟如洪鐘般傳遍全場,“汝等又如何?”
一眾文武進士雖然驚訝於老皇帝的聲音竟如此洪亮,全然不似老邁之人,卻都極快地反應過來,一齊起身下拜應喝如雷:“臣等亦是如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慶隆帝陡地起身,枯瘦的身軀挺得筆直,兩隻眼睛裡射出駭人的精芒,臉上的神情變得無比猙獰,陰森森地道:“如此說來,今日汝等為朕而死,也都是無悔無怨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蚩尤旗
慶隆帝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不錯愕。但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道殷紅血線忽地從慶隆帝身後飛出,在空中化作一片血色光影向四面延展開來,須臾變成一座半球形的巨大穹廬,將舉行宴會的整片廣場及場中所有人籠罩其中。
“蚩尤旗!”戚保山看到頭頂的血光中現出無數或生角或多臂或長尾、面目醜陋猙獰的魔神虛影,面色凝重無比,橫跨一步與許士林並肩而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